第九章:独钓寒江雪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独钓寒江雪 (2 / 3)
        “不不不,老朽当不起栋梁之才这种评价,老朽为相二十年,楚国衰落,楚人饱受离乱之苦,今朝又失祖宗之地,定下数个耻辱的城下之盟,栋梁之才于老夫无任何关系,老夫不过是一个混吃混喝的老头罢了,楚人皆以我为耻,还有人扒了我的祖坟,断了我回老家的路,老朽已经十多年没有回老家拜祭亲人了。”王令公语句中透着无奈与忧伤,自责与恨意。

        “楚国今日的局面非令公之错,令公已经力挽狂澜,不留余力,就不需在自责。家国不幸,主暗臣多昏,到此田地,属皇帝陛下第一个对不起家国,对不起祖宗。

        句大不敬的话,主上年老体弱,新君当立,改弦更张,荡平乱臣贼,卧薪尝胆数年,楚国何愁不兴?令公与将军也可实现自己的抱负,不用一味退让隐忍,让燕人这般嚣张跋扈。若气数,他燕国的气数也应该尽了!”

        王令公苦涩一笑,道:“老夫无时无刻不想着楚国一日强大,不用看尽强敌白眼,不用屈辱求和。但公主将国家大事想得太过于简单,一国兴衰,在于主公,在于朝臣,更在于人心,人心一变,再难挽回。三者全占,天不给予时机,人为就是空谋,地利也不成全,就无一翻身机会。更替兴衰,有些法看似荒谬,但细究求背后深层的原因,会发现是对的。”

        “楚国没有人心,没有天时,没有地利吗?”

        “楚地有人心,天时尚且可以,地虽不给予便利,内有国贼,外有强敌,大厦倾覆容易,重起高楼难上难,但多多努力,可以做到复兴;但朝廷已无纲纪,政法崩坏,民不信官,官不爱民,人心,天时地利,一样不占,除非有一代雄主崛起,有雷霆万钧之力整顿上下,否则朝廷不保。公主,您明白吗?”

        岂不就是史书上所写的改朝换代,王侯将相无种乎的大乱世要来了吗!

        乱世之后,一般是太平盛世了。

        素修凝目,思忖着令公的话,想着此时不知在何地的秦王殿下,她心里的楚国雄主。她的心里,秦王,王令公,郑将军,便是书上所写的盛世必备条件了,明君,贤相,名将,每每想到这里她总会有些莫名的激动。如此君臣相遇,社稷之福,万民之幸,那么她在异国他乡,也就没有一丝遗憾了。

        “令公忠义,当诵千秋!”令公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既想保住百姓,保住天下,又想保住他效命的陛下,保住他站了一辈的朝堂啊。

        素修深深行礼,也算是她这个名义上的皇室公主替赵家谢谢令公。

        为风雨飘摇的朝廷奔走了二十年的令公有很多选择,可以告老回乡,可以不再过问朝政,甚至可以出走别国,继续发挥自己的大才。

        但令公留了下来,与家国共患难,抛弃自己所攻读的强硬兴国之道,日日钻研与虎狼之国斡旋的种种计策。

        不为世人白眼患得患失,保持自己初心,令公是大忠之臣。可叹皇帝不会用人,不会调度,使得如此忠义之士落得声名狼藉,人人喊打。

        “老夫年轻时想过要名垂千古,前三十年为捍卫此理想,被贬官十次,降级三次,所以后二十年老夫就想开了,身后名,英名也罢,骂名也罢,百年之后,全无关系,有英名也不会得永久祭祀,留骂名大不了永不翻身,只要活着的时候,无愧于心,即可。

        公主今年尚,更要留心做人的道理。不分男女,要做事,就要对得起本心,不后悔,不焦躁,时时有余地,处处有人帮,此生做人便是合格。”

        王令公语重心长,和蔼的眼神令素修直觉他就是自己的一个长辈,有威严,又可亲,不时露出的慈祥的笑容更是暖着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