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准备下山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准备下山 (1 / 4)
        太乙山很大,但从外太空看,或许也不过一片指甲的面积。太乙山很小,若用人力徒步测量,则绕着走一年也不定能走完。

        黄经纶落脚的山头并不在太乙山的中部,只是在山脉的边缘。倒不是黄经纶不想往里去,实在是那里虽然景色优美,但居住环境太恶劣了,不仅有猛兽出没,还有各种毒虫令人防不胜防。他虽是修道,能吃苦,却也不是真的仙人,可以辟谷,可以完全无视俗事。

        不过,不能住人不代表不可以在里头探索冒险。

        沈休文算是跟着黄经纶好好地当了一回人猿,对原始状态的大森林有了相当的认识。大半个月下来,他不敢打包票说自己从此能在太乙山来去自如了,但野外生存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同时对黄经纶,他是佩服至极。他这位师兄积累了半山洞的书籍,而且对全部的内容烂熟于心。无论哪一本他翻出来,黄经纶都能倒背如流,且很有自己的见解。

        沈休文每天跟着他晨起在山崖上对着天地背诵经典,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领悟。尽管很多内容搁在现代可能算是死板无趣的,可放在当前却挺激荡人心。

        沈休文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被同化了,不过他内心深处那种对古代学业的敷衍态度确实被完全纠正过来。之前他虽然努力,但主要还是为了通过国子学的考试。他像是在脑海中单独划了块区域,来存储自己在大宁所学的知识,就把它当个工具箱似的,用的时候才会去打开。

        他觉得,这些东西无关他的灵魂,他的思想。

        或许在潜意识里,他是有优越感的,对大宁人的各种学说也都暗暗存着批判的念头。

        但这些天跟着黄经纶学习和交流,他渐渐收起了自己的偏见,开始真正理解古代的思想,了解学者的智慧和风采。

        回过头来,他也有些羞愧。或许他的老师程承思正是看出了他内心的浮躁,才积极让他过来太乙山,让最为刻苦求道的三师兄,帮助他静下来体悟世界。

        在清澈的溪水中搓洗完自己的衣袍,沈休文坐在旁边大圆石上感受着徐徐清风,从腰上拿下系着的短笛,随兴吹了起来。

        这大山里也没个传音工具,他见黄经纶山洞里有笛子,就让赵元去傅家镇也采买了两支短笛回来。他们人手一个,若有事在山里分开,就可以随时用笛声引导。趁着这功夫,他也跟着黄经纶学会了几首笛曲,偶尔歇息时吹吹,也算陶冶情操。

        “休文,别吹了,快回来!赵元抓回来两只山雉。”黄经纶的大嗓门从半山坡传来。

        沈休文摇头一笑,收起短笛,又捡起石面上的两件衣物,往山坡上走去。

        没一会儿,他就见黄经纶提着两只长尾雄山雉往下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