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白**战役(2) (3 / 3)
这个缺口是致命地。对于中央集团军群来说,这个缺口的出现绝对是致命的。它不仅标志着那曾经被视为坚固依托的、纵深为二百七十余公里的梯次防御系统失去了它所应该具有的效能,反过来,如果中路德军不能极速后撤并抢在苏军部队南下之前,脱离开这片梯次防御阵地,那么,如潮水般涌入这片阵地的苏军部队,就完全可以利用德军自己修建的牢固工事,将德军自己活活的困死。
从这方面看来,如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最应该选择的一条路。似乎就是撤退了,而且必须是及时地、迅速的撤退。但是残酷地显示摆在眼前。朱可夫的战略安排中,根本就不给自己地敌人一个有效的撤退时间。苏军在德中央集团军群正面发起的猛烈攻势。在最大限度上牵制了他们的运动节奏,很显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还敢于毫无顾忌的全面撤退,那么他们所要直接面临的,就是正条战线的全面溃败。
朱可夫军事指挥上地狠辣之处,在这场彻底决定东线战场全局的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正面进攻、追击战场为辅,以侧翼对敌人纵身地带的快速突进、平行追击为主,从整个东部战线的全局为考虑角度,将德军逼进了一个举步维艰的死胡同里。
如果说之前地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科战役,是以小范围内的作战为考虑角度的话。那么这一场“白**战役”,则算得上是一场全局角度地大范围合围战了。这种合围战术,已经脱离开了对敌人单个兵团或单个进攻方向上的合围了。它是对整个德军东线部队的大范围合围。
在九月五日之前,也就是“白**战役”的第一阶段内,苏军就在奥尔沙、博布鲁伊斯克、维杰布斯克等多个地域,对数个德军集团实施和战役中的推进式合围,即随着兵团进攻的延续,在战场推进的过程中合围并快速消灭敌军。
而在九月五日之后,随着北线苏军的快速穿插南下,以及南线苏军乌克兰各方面军的猛烈北突,一直纠缠于苏军正面进攻而导致无法快速后撤的德军中央集群,再次遭到了沉重打击。经过希奥利埃、维尔纽斯、考纳斯、比亚维斯托克、布列斯特接近地等五次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损失大半,十七个师又三个旅被苏军全歼,五十个师损失过半,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苏军的这场空前规模的全面进攻,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战线从波罗的海沿岸、白**、乌克兰境内,一直向西推进到东普鲁士边境、波兰中部地区、喀尔巴阡山一线,逐次歼灭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主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重创德军大本营从意大利、荷兰、原乌克兰方面调来的援兵主力,以及从德国后方紧急调派的中央集团军群新建兵团。
苏军最高统帅部众多参谋们曾经断言过,如果这场战役真的能够取胜,那将是一场战果空前辉煌的胜利,而最后的事实,也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这一点。在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大规模战役中,苏军先后歼灭德军兵力五十四万,在将战线向西推进将近六百公里的同时,解放了白**全境以及立陶宛、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地区,还一举拿下了波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
十月二十日,由于战役推进速度太快,后勤补给无法确保有效供应,同时,也由于德军在波兰、东普鲁士地区重新构建起了新的牢固防线,继续扩大战役战果的希望不大的原因,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整场战役正式宣告终结,所有苏军进攻部队停止前进,并就地休整并组织防御阵地。
同样也是**二十日这一天,楚思南以苏共中央、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向所有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官兵发出慰问电,与此同时,大量的勋章、荣誉称号在这一天下发,据记载,就在这一天里,苏军最高统帅部仅仅是表授的“苏联英雄”称号,就有数千个之多。
还是这一天,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等五名苏军一线主要指挥官,被紧急召回莫斯科,在他们的专车抵达莫斯科红场的时候,迎接他们的除了亲自步出克里姆林宫的楚思南之外,还有红场上庄严而荣耀的三十六响礼炮。随后,就在克里姆林宫的大礼堂里,楚思南亲自宣布,擢授朱可夫等六位功勋卓著的苏军优秀指挥官“苏联元帅”军衔。
“那是令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几十年之后,已经垂垂暮年的梅列茨科夫元帅,似乎仍旧对当初那段经历念念不忘,“当我看到统帅的身影从克里姆林宫的阶梯上走下来;当我看到他迎着红场上数十万道目光,抢先向我走来,并伸出那只有力的臂膀的时候;当我听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数万民众的欢呼声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作为一名军人,我毕生所追求的是什么,而对于一名像我这样的军人来说,最大的肯定又是什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