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德黑兰之春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德黑兰之春 (2 / 3)
        楚思南仍旧带着那淡淡的笑意,他缓步走到座位前,伸手在那拱起的椅背上轻轻的敲打着,同时说道:“我不满意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今我们所需要考虑不应该仅仅是欧洲的问题,在亚洲,日本**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并不比德国人逊色多少。而眼前呢。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全面反击,以及我们苏维埃红军在中国满洲地节节胜利。日本**的覆灭,也近在眼前。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这个时候,如果要商谈对**国家地战后处理问题,日本也应该位列其中,否则的话,这次地会议就不能算是完整的。”

        楚思南的话,让比娅特丽莎在瞬间就明白了他、准确的说。是苏联的态度,很明显,苏联人并不满足于在欧洲的势力划分,他们的目光同样在盯着亚洲,至于说对日本地惩罚,只不过是块跳板罢了。既然苏联人的目光盯在了亚洲。那么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中国?朝鲜半岛?还是日本本土?比娅特丽莎不敢确定,不过她感觉可能性最大的,应该是中国满洲。因为那里至少现在还在苏联人的实际控制之下。

        不过也许比娅特丽莎永远都想不到,此时的即将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地楚思南,不仅对中国满洲没有任何野心,相反,他还非常不愿谈这个问题。要知道随着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满洲的全线溃败,苏联国内开始出现了一种论调,那就是要求苏联政府趁机收复自日俄战争以来,原帝俄政府在中国满洲所失去的一切权益。毫无疑问,这个论调是楚思南不愿意听到地,他甚至能够透过种种迹象,看到幕后散播这种论调的都是些什么人,而这些人,无疑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在最大程度上来打击他在苏联国内的声望。

        面对这种局面,楚思南唯一能采取的最稳妥方式,就是通过对日本的进一步制裁,来转移公众的视线。同样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坚持在此次会议上,将对日本的处罚问题提上日程的最根本动因。

        “那将军认为,在对亚洲主要的**国家……日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措施呢?”比娅特丽莎小心翼翼的问道,她在试探楚思南的口风。

        “我的意见很明确,那就是要对其处以最严厉的惩罚!”楚思南随口说道。他当然不会将自己的最直接看法告诉这位记者,他所需要的,仅仅是通过这个记者,向美英方面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苏联对日本有“政治企图”。至于其他的细节问题,那就要拿到正式的会议上去商谈了。

        “将军可否说的详细一些?”比娅特丽莎追问道。

        “我是个军人,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一个军人的身份去着眼的,”楚思南开始偷换概念,他一脸严肃的说道,“在我看来,我们的世界,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之后,之所以会在短短的十几年之后,就再次爆发另一场规模更大、涉及范围更广的世界性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因为**的出现,也不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情绪的高涨,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那些真正引发战争的国家,没有收到足够严厉的惩罚。就像对待德国,无论是你们美国人也好,还是英国人,法国人也罢,显然最处理它的时候心慈手软了,不屑于痛打落水狗、穷寇莫追的理念,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以至于他们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之后,就重新抬起头来,为制造另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做准备。”

        “如今,这场历时数年的战争又将过去,我们即将重新面临对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进行制裁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站在一个军人的角度,同时也代表苏维埃共和国的全体人民表个态。这一次,为了今后至少一个世纪地安定与和平。我们不仅要痛打落水头,还要将它直接打死。我们不仅要追穷寇,还要一直追到他的老巢,我们要把贼寇的老巢彻底捣毁,把他的二亩水田变成旱地,把他的二亩旱地变成沙丘,最后,还要在他后人面前将他处以极刑。这样一来,在若干年之后,倘若穷寇的后人再想继续为恶。他就会首先看看那破败的家园,看看那二亩旱地。二亩沙丘,然后再仔细考虑一下为恶的后果。我想到那个时候。战争爆发的机率将会小的多。”

        楚思南说完这番话,优哉游哉地坐回他的椅子,顺手端起身边茶几上地茶杯,美滋滋的抿了一口。

        比娅特丽莎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自称起身军旅地将军很有一套,至少他打的比方很生动很恰当,但是。她却感觉不到任何幽默的成分,与此相反,她那敏感的职业触觉,甚至能够透过这一番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感受到一种异常浓烈的血腥气息。在以前,比娅特丽莎曾经认为自己的父亲。那位总是喜欢声称自己是职业军人地家伙,是这个世界上最冷血,最不讲道理的人。而今看来,同眼前这位黄皮肤的年轻人比起来,自己的父亲显然还要算是比较温和的。也许,也许这两个男人坐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对于那些意识形态地东西之外,他们将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十五分钟的采访转瞬即过,在送了比娅特丽莎之后,楚思南站在宝石蓝色地瑰丽落地窗前,看着那位刚刚从房间里离开的美国女记者登上一辆黑色的轿车,微微翘起的嘴角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谢米怡斯内伊同志,”沉默了片刻之后,楚思南突然说道,“你说为比娅特丽莎小姐开车的,会不会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

        在楚思南的身后,一个瘦高挑身材的便装中年人静静的站立在那里,他那满脸和善的笑容,绝对能够带给人一种和事佬的感觉。不过真正知道他身份人,却绝对不会把他当成和事佬,相反,还会对他畏如蛇蝎,因为他不是一个小角色,他就是克留奇科夫手下的第一号干将,安全委员会对外联络处的处长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怡斯内伊。苏联在国外的所有情报组织、谍报人员,全部都由这个人掌握,而国内的所谓间谍、破坏分子、白匪残余,也都经过他的手秘密或公开或秘密的处决。这一次前来德黑兰,楚思南没有带着克留奇科夫,而是带着这个“笑面虎”,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