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黑太阳的末日(2)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黑太阳的末日(2) (3 / 4)
        “去,送石井君回他的宿舍,在我们的问题解决之前,不要让他再出来了。”北野政次看了看表,然后挥挥手,对自己的警卫不耐烦的说道。

        “是!”警卫答应一声,然后压着仍旧咆哮不已的石井刚男走了。

        “唔,”看着石井刚男被押着离开,北野政次抬头看了看逐渐升到正空的烈阳,好半晌之后,才闷哼一声,转身继续朝东乡神社的方向走去。如今,消除了部队中的最后一个障碍,北野政次感觉自己已经可以放下心来安排后面的事情了,而这个时候,他所派出去的人,也应该已经见到苏军的指挥官了。正如石井所说的那样,在如今的七三一部队中,确实有人正在打算着向苏军投降,而这个人便是北野政次。作为七三一这支魔鬼部队的缔造者之一,北野政次杀人如麻、双手沾满了血腥,但是他本人却怕死至极,什么“为天皇效忠、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说法,在他来说只是一个空头的口号罢了,除此之外,他更加关心还是自己的小命。正因为如此,在部队被苏军合围、脱险无望的条件下,北野政次决定要明智的选择投降,用他以及他的部队这么多年来搞细菌战研究所得出的成果,来换回自己的一条小命。

        不得不承认,北野政次的算盘打的很响,而且在事实上,不仅仅是苏联人,就连美国人也在打“七三一”这个魔鬼部队的主意。也正是因为如此,苏方正在指挥着这场战斗的司令员,楚思南,才会倍感头疼。

        祟马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郊、距离平房战不足三公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讲,那就是这是一个处在“六十里地国境线”上的屯子。两天前,在苏军完成了对哈尔滨地区日军部队的分割包围之后,楚思南便迅速将他的指挥部迁到了这里 ̄ ̄他要就近指挥部队进攻“东乡”。

        黝黑的夜幕下,在一栋土胚搭就的,看上去破烂不堪的旧房子里,身披军大衣地楚思南。正在对面前的两个人大发脾气。而这两个人中,除了那位一直以来就冷漠寡言的克留奇科夫之外,另一位赫然竟是吉尔尼洛娃。

        吉尔尼洛娃是今天清晨刚刚从莫斯科乘军机赶过来的,她此次前来满洲前线的目的,就是向楚思南转交一份克里姆林宫的密令,而楚思南之所以会大发雷霆,就是因为这份密令的缘故。

        在这份密令中,最高统帅部要求楚思南尽可能的在哈尔滨一线放缓攻势,以便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迫使日军细菌战研究部队。即“七三一”部队投降。统帅部需要楚思南拿到“七三一”部队这些年来地研究数据,以及他们在开展细菌站方面所得出的成果。同时,还要将这支部队中地判任官押解回莫斯科。所谓的判任官。就是“七三一”部队中地文职官员,而且这些文职官员,还是“七三一”部队中的技术骨干,他们再加入部队之前,大多为日本国内医学界的专家学者。事实再清楚不过,最高统帅部代表军方,想要搞到日本人细菌战的一切研究资料。在楚思南的记忆中,这同美国人的做法没什么区别。

        毫无疑问,最高统帅部的这一密令,直接同楚思南地意图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楚思南看来,被合围在“东乡”的日本“七三一”部队是必须被彻底消灭的。而且是一个不留的彻底消灭掉,退一万步说,那些首恶分子。像石井两兄弟、北野、江口、田部、园田等等,这些人都要被处死。可是而今呢?统帅部却让他逼迫对方投降,而且那密令中隐含的意思,还要着重保护那些首恶地家伙,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不错,在楚思南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上,侵华日军中,有很大一批首恶份子都因为重重缘故,而在战后逃脱了国际社会的制裁,而北野与石井三兄弟便是那其中地一部分。这一现实,令后来的数代中国人扼腕叹息、愤愤不平。毫无疑问,那个时候的楚思南对此无能为力,他除了发出两声不平的咒骂之外,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是如今不同,在他的面前,准确的说,是在距离他不到五公里的地方,就是七三一部队的老巢,在那里面,有一大批由于受了美国人的庇护,而在战后逃脱罪责的日本刽子手。现在,楚思南不仅来到了这个时代,而且手中还掌握着上百万的苏军部队,就在哈尔滨的南部地区,“东乡”的周围,就有足足的两个装甲师、一个步兵集团军,只要他大手一挥,这一股雄师就会在顷刻之间扑上去,将日本人的整个七三一部队碾个粉碎。他,可以改变历史,而且这种改变仅仅在他一念之间。

        不过话说回来,正如吉尔尼洛娃所说的那样,这封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密令远不像它表面上所显示的那么简单,在签发这封密令的时候,图哈切夫斯基也许并非是那么的看重日本人的细菌战研究,他所真正看重的,是通过这封密令对楚思南这个意向中的继承人的考察。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苏联未来的第一领导人,楚思南除了要具备卓高的人望与功绩之外,还需要做到一点,那就是苏联的国家利益在他的心目中必须至高无上。图哈切夫斯基对楚思南的人望与功绩从不怀疑,当然,对他的**操守也深信不疑,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楚思南的国家立场,在这一点上,图哈切夫斯基丝毫没有把握。这一次,图哈切夫斯基认为是得到最后答案的最佳机会了。

        如果楚思南国家立场鲜明,把苏联的国家利益摆在了第一位,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就应该懂得压制自己的感情,遵照这封密令去做。反之,图哈切夫斯基则会得到另外一个答案,在那种情况下,有些问题,他或许就要慎重考虑了。

        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身后潜藏的重要性,吉尔尼洛娃才会不远万里,亲自从莫斯科赶到这里,她太清楚自己丈夫的脾气了,在来到这里之前,她就百分之百的肯定,楚思南会如何对待这份密令,她希望自己的当面劝说,能够改变丈夫的心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