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布洛达宁工厂 (4 / 5)
索金奇科顺着楚思南的目光朝车窗外看了一眼,瞬即便明白了他不快的原因。
“将军,整个布洛达宁红旗二十四号工厂一共有工程师、技术员、普通工人五千四百多人,”索金奇科回答道,“除了工程师之外,其他人都住在这里。其实不仅仅是这一个工厂,邻近的,甚至是整个雅罗斯拉夫尔地区的所有工厂,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况。我们知道这样居住条件不符合规定,但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将军您也知道,整个雅罗斯拉夫尔地区的所有工厂,都是在近半年内从西部地区紧急搬迁过来的,我们的设备可以转移,工人也可以转移,但是那些房屋建筑,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进行转移的。所以当初工厂搬迁工作完成之后,我们整个雅罗斯拉夫尔地区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最高统帅部要求所有的工厂必须在一个月内恢复生产。可是我们连基本地厂房都不具备,总不能让那些昂贵的设备就放在露天地里开工吧?所以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内,征召市民和部队士兵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的木结构房屋,以临时充当厂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多少抽出多少精力放在建设工人住房上?将军您是来的晚了几个月,如果是在几个月前,您还能看到我们的工人住帐篷的情景呢。”
“住帐篷?!几个月前?!”楚思南都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几个月前应该正好是严冬时节,在那个时候住帐篷。估计谁都不会舒服。
“嗯,像这些木制的工人住房。还是几个月内刚刚修建好地,”索金奇科点点头说道。“为了建造这些房子,咱们的驻办处已经把所有富裕地资金都搭进去了。”
索金奇科的话,令楚思南沉默了,他没考虑到在这房屋问题地掩盖下,竟然还有如此复杂的问题。的确,别看机械制造部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性部门,可是在目前这种时局条件下。他们的手头上,也没有多少富裕的资金。现在是战争时期,整个苏联国家已经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德作战上,食品、日用品优先供给部队;各项运输优先考虑部队;资金拨付优先提供给部队等等等等。数百万地军队要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在这种前提下,大后方的普通百姓将为之付出多少。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工人的住房是如此一种局面,那吃呢?吃的情况地怎么样?楚思南知道,在所有军工工厂里。工人的伙食都是由厂方统一提供的,因此他忍不住问道:“那,索金奇科同志,工人地伙食状况怎么样?每天的配额供给是多少?”
“伙食?”索金奇科愣了愣,然后沉默片刻才说道,“伙食的问题也很不乐观,只不过这些事情都是食品配给站负责的,所以我也是很不清楚。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应该是成年男工每天定量食品五百克,女工则是四百克,至于孩子和老人就要看情况而定了。”
“那我们的工人不是要饿着肚子劳动?”楚思南面色严肃的说道。
索金奇科没有回答,他只是无可奈何的耸了耸肩。
“问题啊,这些都是问题啊。”楚思南摇头叹息一声,嘴里念叨了一句。
住房的问题的不到解决,或许还可以说得过去,毕竟这种事情可以忍。但是吃饭的问题能忍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虽然说现在情况特殊,战争时期嘛,大家都有必要勒紧裤腰带,艰难一点过日子。但是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一天两天,十天八天或许可以,大家可以喝口凉水,喊几句激情洋溢的口号忍过去。可是激情不能当饭吃,爱国热情也不可能取代生存的法则定律,当残酷的重新摆在人们面前,并彻底取代那一时的激情的时候,真正棘手的问题就要出现了。
楚思南暗中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想个法子把这其中的问题解决一下。可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同样是有心无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里没钱没粮的,自己靠什么去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
“索金奇科同志,”狠狠地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楚思南转口问道,“我听说在布洛达宁红旗二十四号工厂里有不少的**在接受劳动改造,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是啊,不过他们不住在这里,而是在工厂南侧的警戒区……哦,将军,您为什么问这个?”索金奇科回过头来,好奇地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