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造船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0.造船 (3 / 3)
        恩,这名字是皇帝取的。从南关岭一战后,长山岛上的造船厂就搬迁到了这里。

        负责船厂的管事,很快就见到了他的新员工,三个泰西夷人以及二十个倭国人。

        李旦的人动作很快,有廉价的优质武器,李家这种在幕府将军那说不上话的小角色,也得到了幕府的接见,他们花了一笔不多的银子,就从幕府船奉行那搞到了20名造过夹板船的工匠。

        顺带着,造过夹板大船,具有一定手艺水平的西方造船工匠,在金钱开路下,也很快被李旦花钱买来了三个。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组织机构庞大,**十分严重,待遇和升职空间都不怎么样,很自然地就滋生了比较严重的,有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向现在的湾湾总督买的。

        东印度公司招募人的时候,忽悠那些西欧穷鬼时说得很漂亮,画了一个升迁空间很大的大饼,但事实上,那些侥幸经历从欧洲到亚洲的死亡远洋航行没挂的,依旧绝大多数都是混了二三十年都没能升职。这样的环境下,下面的人不独走,动用公司的权力为自己谋利才怪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这点就比他们做得好得多,员工可以得到分红,较少,公司凝聚力甩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条街。

        新的船匠到达之后,第一条西式夹板船就正式开建。

        朱皇帝要他们造的是一种分类属于斯鲁普单桅纵帆的巡逻艇,满载排水量100吨左右,能搭载14门8磅以及以下的火炮,以及差不多100名多点的乘员。

        这种船只,在17、18世纪大量用于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的近海贸易与巡逻作战,从艏到艉都是为速度与灵活而设计的,属于完美的巡逻艇和海盗船。

        现在就造战列舰,就这一批工匠,肯定是办不到的,只能从小船开始练手。再说了,朱皇帝也没有现在就去和欧洲人抢地盘的想法,目前的战舰,主要是针对东亚地区的敌人,这种小型巡逻艇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当然,这种船也只是西方人概念里的小型巡逻艇,在大明近海,都能算得上是大船。

        目前要造大船的厂房和船坞是没有建起来,不过小一点的船只还是没有压力的,100吨排水量的船,本来也不怎么需要干船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