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0.京营与勋贵 (1 / 3)
随着对内廷和锦衣卫的大清洗进入收尾阶段,很快一个新的议题就摆到了皇帝面前。
整肃内廷的同时,朱皇帝把安插在京营和看守各重要城门的太监基本上是一个不留的都干掉了。这一次的整肃,也不可避免地把京营的糜烂程度完全揭开。
京营到了此时,兵额还有十一万多,不过把勉强能算壮丁的都全算上,实数也只有两万多人,其余的都是老弱病残,再有就是只存在于账面上的士兵了。
不少文官发现了这一事实后都是大吃一惊,对京营烂透了的现实感到十分忧虑,纷纷上疏要求整肃京营。谁都清楚,枝强干弱的危险,现在的大明,看上**手里完全没有强军。
好,一直到现在,多数文官们都不认为勇卫营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少年天子不过是个长于深宫妇人手的小年轻,哪里会懂什么治军,他们这些饱读兵的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大才。
甚至还有不少的文官,都开始把炮口对准了勋贵,开始大肆弹劾勋贵。
文官们叫得很欢,朱皇帝却是对整肃京营并没有什么兴趣。
大明现在这只京营,绝大多数武将既没有起码的军事常识,也没有胆魄,当个普通士兵用都不合格,还个个都虚冒兵额,克扣粮饷,肆无忌惮地指派士兵给自己干私活。
而京营士兵更不用多谈,根本就是一群苦工。
大明朝廷,根本拿不出钱搞皇室工程或者市政工程,也没钱维护庞大的宫殿和官衙建筑群,一遇到有事,就会直接调动京营去做工。宫殿、城里的庙宇和官衙需要维修,每次调动的都是京营,皇帝要兴建个宫殿或者寺庙,也都是京营负责。除朝廷的劳役性质的工作之外,他们还得给一帮人做苦工,能管到京营头上的官僚和武夫,有一个算一个都不能拉下。
真要整肃,还不如直接重建一只京营。
现在京师又没有受到安全威胁,他暂时没必要重建一个京营,也没有那么多钱和合格的人才。光一个勇卫营每年的开支就很高了,再加上很快要建立的东江新军陆海军,经过他初步估算,不打仗的时候,一年的军费开支都要超过一千万两,打起仗来更是不得了。
至于把现在这帮勋贵和垃圾世袭武将清理出京营,他也实在没有什么兴趣。现在的大明正是主少国疑,大规模地清洗勋贵和世袭武将,会造成政局动荡不说,他也没那么多人可用,替换上来的也不会比原来的强,更不要谈在京营粮饷这事上捞好处的,也不只勋贵和武将,文官们一样有份。不把文官的贪腐问题解决,也一样是事倍功半。
整肃京营,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认同部分文官的意见,去动一动勋贵,朱皇帝同样不同意。大明现在的勋贵诚然都是垃圾,不过他上台还没多久,就大肆打击勋贵,后果实在难以预料,他也没实力把事情做绝,基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让他觉得还不如暂时不动手,等以后秋后算账彻底解决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