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锦衣卫(1)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锦衣卫(1) (1 / 3)
        对内廷下完刀之后,朱皇帝很自然地盯上了天子亲军锦衣卫。

        经过这阵子的摸底,朱皇帝也算是把锦衣卫的情况大致摸清楚。

        他从前对锦衣卫的印象,就一直是**。不过随着了解加深,他却发现,锦衣卫与其说是什么情报机关,倒不如说是主要是个仪仗队。

        锦衣卫的前身,原本就是老朱的仪仗队。到现在,锦衣卫依旧主要负责朝廷典礼、宴会的宿卫等事务,主要职责还是当仪仗队。

        锦衣卫也属于级别最高的上直亲卫之一,本来也是有宿卫这种军事职能的,这部分锦衣卫军士也没有一般人认为的那么威风。

        随着卫所制度几乎完全崩溃,锦衣卫亦不免如此。基层卫士多被太监和上官驱使做苦工,有的干脆花钱请人代为服役,其弊端几乎与京营差不多。虽定下了离职者夺月俸的规矩,也不能革除。现在,锦衣卫的军事职能事实上早就被基本掏空。

        到现在,只有那些经常要与皇帝见面,负责皇帝仪仗和侍卫职能的卫所还没有彻底废掉。这部分的人,也是锦衣卫里最多的一部分。

        那些名为大汉将军的御前侍卫,也就是长得高大威猛,其实身手大部分都很差,也就是起到了文官们认为的以壮朝威仪的作用。

        对锦衣卫的仪仗队职能部分,朱皇帝暂时也懒得整改。

        作为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皇帝,他当然不可能坐视御前侍卫都是些样子货,早开始有意识地挑选烈士遗孤,从小培养忠君思想和身手,以求培养出合格的保镖高手来保护自己。

        除开仪仗队和不怎么称职的御前侍卫职能,锦衣卫现在的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用来养各种二代和关系户的。

        最初要捧上锦衣卫这个饭碗的要求还比较高,一般只赐予有军功的武将子弟。后来门槛逐渐放开,变成对与皇帝关系密切文武官僚、外戚、宦官等二代和关系户的一种赏赐。

        有些不讲究的皇帝,连有一些靠各种娱乐技艺取悦自己的、甚至是游牧民族归附的老弱者都能安置到锦衣卫。

        这些人进了锦衣卫,往往“带俸不任事”,就是挂名领薪水而已。

        比如现任锦衣卫指挥使张懋忠,他是隆万时期户部尚张学颜的孙子,靠着祖父的关系成了这种挂职领薪水吃闲饭的,后来他家里再没出过进士,家道中落,就一门心思在锦衣卫里做事了,这一位在万历折腾的矿税事件中虽说有些摇摆不定,还有些偏向文官,但终归是没敢忤逆万历,才被万历提拔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