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四章、比赛风波 17 (1 / 2)
“什么是我执、空执、法执?我执是指执着意根,认定处处主的意根真实,不想让“意根我“消失掉,是故有生死轮回。破我执者是声闻与缘觉二乘人,断尽念无明,而落于空执。
空执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亲证五蕴空,断尽念无明,而执着此五蕴空,害怕再受生死,而趣入涅盘。空执是断尽念无明而起。空执之阿罗汉辟支佛不知有真如佛性,不信有真如佛性;执着生空的缘故,不能回小而大、不修菩萨法。阿罗汉辟支佛必须舍弃空执,才能回小向大,求觅真如佛性。
法执是八地以上菩萨或阿罗汉、辟支佛断尽念无明后末断尽尘沙惑,于佛切种智未能证得,于佛所应证过恒河沙等法未能证得,而产生法执。法执是断尽念无明以后之境界。断尽念无明之后,想要修行成佛才知有法执。破法执的人,必先破我执而后破法执,破法执者是究竟佛。
菩萨七住明心,十住见性,都末断尽念无明,犹有我执习气,生空末具足得,尚无空执可言。菩萨阿罗汉或七地菩萨断尽念无明,证得生空具足,乃落空执。世尊恐七地菩萨取涅盘而落于空执,乃予加持,授予“引发如来妙智三昧“,七地菩萨因此进入第八地,而不取涅盘。但仍有法执,至佛地断尽无始无明,法执才究竟破尽。
当我们吃美食的时候,贪恋那个“色香味“就是法执;以为能够领受色香味的五蕴,为真实自我,这就是我执。
妄想是'分别心',执着是'我执'与'法执',分为这两大类。
是执着身是我,执着能思惟、能想像,有思想见解的是我。即是《金刚经》上讲的“我见、我相“,所有切烦恼都是从这里生的。“我执“演变就是'烦恼障'。
是法执,认为所有切诸法也是真实存在。不知道切诸法也是当体即空,于是就变成'所知障'。“所知“是你应该知道的,本来知道的,被障碍住,就不知道了。这叫“所知障“。
众生因此两种执着就变现出六道轮回的幻象。'惑、业、苦'是轮回的因果现象。两种障是迷惑;迷惑就造业;造业就有果报。“苦“是果报,六道轮回就是惑业的果报。受报时又迷惑;迷惑再造业;造业再受报,这就是轮回的现象。从这个现象观察,我们来生会不会比这生更好呢?事相则是愈迷愈深,造业愈造愈重,所以后来的果报必然是愈来愈苦。六道,住不得,太苦了!世不如世,这是事实。觉悟的人,明白的人,要下定决心,在这生中决定要超越六道轮回。
所有上面这些介绍,归根到底的意思,佛教认为,人生切都是虚幻迷惑,基本上都是在受苦受难,而且无论怎么轮回,只能越来越苦。其中有整套完整的理论,我们并不能验证它的正确与否,只能借鉴参考。
王儒无法理解柴哥,觉得他想得到紫塞府桥牌比赛团体冠军,想得走火入魔了;居然连哥们义气也不理了,连自己主张的围联队的原则也抛开了,简直了!
第二天周上班,王儒主动跟王亚峰搭讪,问他桥牌比赛的事。王亚峰“戒备森严”,如临大敌而又酸溜溜地说,你跟着围联队拿你们的冠军去好了,管我是死是活呢?
王儒神情黯淡,有气无力地说,至少这次,已经不是我们围联队了;拿不拿得到冠军,跟我没有关系了。
“嗯怎么回事?”王亚峰立即来神了,赶紧追问。
王儒本来也并不想隐瞒,就把昨天跟柴哥谈崩了的事情经过简单说了说。他也没想跟王亚峰邀功,就算他们俩都能依然替围联队“效力”,他本心也是不会提起这“功劳”的;而今,哥俩都被柴哥遗弃了,他反而不怕提起这事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