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阏伯台 (1 / 4)
第二天,徐镇川带着老汤,开始在商州转悠,咱得抓紧时间完成老铁发布的任务不是?
燧皇陵、帝喾陵、阏伯台,这都好找,毕竟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无论哪朝哪代,中华民众血脉中对祖先的崇拜,都不会消散。
唯一比较闹心的,却是三者不在一个方向。
燧皇陵和阏伯台倒是在一起,他们在宋州留下的历史印迹,就是城西南三里。
而帝喾陵位于城外的高辛镇。
徐镇川也说不得别的,套车,出发。
先奔西南。
到了地方,首先入眼的,却是阏伯台,足有十多丈高低,在辽阔平坦的大地上很是显眼。
相传,帝喾之子契在此为火正,一是管理火种,因此阏伯也叫火神。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星之间的关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为阏伯台或火星台或火神台。
徐镇川一看宋州旅游局传过来的资料就是一惊,这是一座观星台啊,好家伙,从上古时期算到后世,没有五千年也得有四千年了吧?那时候格林尼治是个啥?泰晤士河边的一个小山包?
这是中华老祖宗探索自然的明证,这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的标志!
不行,得上去看看!
老汤却不乐意了,“小郎,上去干啥?这不就是一个土山包?这些东西你在江淮还没有看够啊?也就是它孤零零地矗在这,有点显眼罢了,在我看来,不就是江淮地区随处可见的丘陵么,有啥新鲜的?
要去你去,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可不愿意爬高登低的。”
徐镇川鄙视地看着他,中华民族怎么养育出你这样的儿孙来?
“老汤,昨天我跟驿长打听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土山包,这是阏伯台!相传是阏伯观星所建,据说是整个宋州在上古时期的最高点,探古寻幽么,这种地方不上,什么地方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