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 (2 / 3)
可杨广却不这样认为,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军心民心,他只在乎自己的名声和脸面。杨广又想伐辽,准备四征高句丽,但是萧瑀在雁门之围中,让隋炀帝下旨宽恕高元。隋炀帝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于是将萧瑀这样的有功之臣不升反降,遂去河池当郡守。
杨广给出的借口也很蹩脚,他对群臣说:“突厥狂悖,势何能为。少时未散,萧瑀遽相恐动,情不可恕!”
隋炀帝认为是萧瑀耸人听闻,故而不仅无功,反而有过。宇文述、宇文化及等都知道萧瑀是解雁门之围的功臣,但谁也不敢为他说什么。
隋炀帝让将士寒心,让大臣无辜被贬,但对李世民这个青年很是器重,于是对李渊也开始重用了。十二月时,隋炀帝命李渊代樊子盖,打击山西起义军敬盘陀等。李渊带着李世民一起征讨。
李渊善谋,李世民善战,父子二人率领几千大军,和敌兵展开激烈的征战。李世民再次向父亲李渊提出大张旗鼓、以少充多的计谋。李渊采用后,敌军果然上当。李渊亲率数百名精锐骑兵深入敌阵,乘胜追击,可惜被敌人捆住。李世民见状,以轻骑突围而进,向父亲那边靠拢。父子俩一起对敌,大获全胜。
此一战,俘虏颇多。李渊吸取了樊子盖的经验,没有像之前那样屠杀俘虏,而是善待他们。乱民见李渊没有赶尽杀绝,于是前后数万起义者投降于李渊。这一仗李渊不仅平息了起义,也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李渊打败起义军,隋炀帝看到了他这个表兄的能力,放心的将太原交给了李渊。在大业十三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
太原,是一个好地方。它是北边的一座军事防御重要基地,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主要是防范北边的突厥和四周流寇。从地理和军事上看,太原是起兵的好地方。而从人事上来看,刘文静时任晋阳令,裴寂时任晋阳宫监,此二人都是李渊和李世民的知交老友。再从天时的角度来看,这里是五帝时期圣君唐尧的发祥地,正巧李渊七岁就被封为唐国公,仿佛是上天暗示李渊,时机已到。
此时的李渊,已经不再是小小的地方官,而是统治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早已有问鼎中原的野心,而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全占,李渊只差最后一击了。
李渊去太原时,只带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夫妻俩,将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留在了河东。临行时,李渊将长子李建成叫来,暗中叮嘱他一些事。
“父亲。”李建成不知李渊神神秘秘的将自己叫来,有何要事。
“你觉得当今时事如何?”李渊开门见山地问道。
“当今局势……不安。”李建成从小就听父亲说什么,不可妄言,故而不像二弟那般,心直口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