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探寻遗迹 (1 / 5)
话说中原之地有一山脉,群山莽莽,景色秀丽,绵延八百余里,北依河南,东临安徽,西接湖北,实为中原之心腹,是为大别山。
大别山不是名山大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籍籍无名,但最近几十年提起大别山,很少有人不知道,毕竟在那波澜壮阔的革命时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解放整个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别山也由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其实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前,大别山就是中原地区很重要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由于此山脉地处三省交界处,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对革命发展却十分有利,所以大别山也就成了新中国的一块革命老区。
新中国成立的七八十年来,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革命老区由于交通落后,经济发展远远被落在后面,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从供血到造血,各种扶持政策措施不断,其中红色旅游就办的有声有色,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组织的自不必说,自行前往各大革命老区挖掘革命故事,探寻红色踪迹的旅游爱好者也不在少数,杨丛义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多数去革命老区旅游的人,往往是哪人多哪热闹去哪,但杨丛义与其他人不同,他偏偏是喜欢去一些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说是要探寻革命的遗迹,革命遗迹哪是那么好探的,结果自然是探不出什么来,不过也有一些意外收获,人迹罕至的地方自然美景就多,拍些漂亮的风景照发在朋友圈,看着其他人各种赞叹羡慕,他心里也是暗自窃喜。
杨丛义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平常的学业也不重,放假去旅游再正常不过。今年五一又到了,按计划自然还是要出去寻找红色遗迹的,假期不长,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黄梅,从武汉过去只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玩两天,还能顺道回趟家。
以前出去旅游,探寻遗迹,杨丛义都是独自出去,可自从去年元旦去井冈山旅游,天气突变,一个人被困在山上熬了一夜之后,就决定以后旅游一定要结伴同行,一个人被困在荒郊野外实在太孤独了。所以这次他就在网上发布了红色旅游召集令,召集到了四个同在武汉上学的大学生一同前往黄梅。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野草丛生,杨丛义一行五人正在缓慢的爬行,头上的太阳时隐时现。
“不行了,找地儿歇会儿吧。”有个小胖子气喘吁吁,显然是累了。
“你这不行啊,早上谁吹牛说武当山一口气爬上去不费劲儿。这太阳还是有点毒,到前边那片竹林下再歇。”杨丛义走在前面,没有回头,抬头看了看前边那一大片竹林。
“武当山路上哪有一根草,这根本就不叫路啊,就这半天要是去武当山,我肯定已经上去又下来了。”小胖子扯着一棵小树爬上一个小坡。
“少说两句,省点力气。”小胖子后边一人也抓着小树爬上来,抬手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水。
小胖子看离竹林不远,再有三五分钟就到了,就不再说什么。
一靠近竹林,就感觉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顿时神清气爽,大家各自找地方休息,恢复力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