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7章 李承乾与孙伏伽 (3 / 5)
按照律例,宫女引诱当今皇太子做出犯法之事,自然得杖毙,更别说称心还是一个男的,虽说长安城中还是存在不少龙阳之好者,但李承乾是太子,其他人行,李承乾不行。
所以,称心被带到了大理寺,李承乾去要人,孙伏伽怎么可能给李承乾面子,你说要人就要人,没有陛下旨意谁敢放人走,直接吩咐人杖毙,还是当着李承乾的面将其杖毙的。
好嘛,两人的仇也就此结下了,真正的死仇,若非贞观十五年,李哲和安平带着宣武大炮来长安晃荡了一圈,孙伏伽的日子那是真不好过。
堂堂太子要对付你一个大理寺卿,没能一点办法,孙家的亲事被人悔亲,孙家的产业遭到各种严查,孙家子孙也被赶出了国子监。
李承乾这种做法,已经扭曲了,这样的人怎么能被人敬重?有什么资格担任一国储君?
关键是,孙伏伽也觉得自己没错,不管是参奏还是退礼,到最后的处置称心,孙伏伽敢说自己的一切作为都是以大唐律例作为准则的。
作为大理寺卿,他比一般人更加遵守和看重大唐律例,既然他没有错,那就是李承乾的错,既然李承乾不配被人敬重,不配担任一国储君,孙伏伽便一直没有给过李承乾好脸色。
行礼、称呼一声太子殿下,呵呵,从贞观十四年年尾起,孙伏伽就再也没有干过这种事。
李宽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当初回长安为李承乾翻案的时候,总得看看李承乾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是死敌。
结果,他自然就知道了,让他去年一阵苦笑,除了魏王党是死敌之外,李宽是真没想到李承乾会和老朋友孙伏伽之间有这么大的矛盾。
当然,他还知道孙伏伽和李承乾在种种恩怨之中漏了一个人,那就是当今的陛下李世民,或者说也不是漏了,而是两人都不敢说李世民有问题。
毕竟皇帝是没错的,至少在这件事上,皇帝的做法其实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利用矛盾来解决问题罢了,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
大臣们理解,孙伏伽也理解,李承乾也理解,所以李世民被忽略了,但在李宽看来,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李世民。
若非他放任平阳公主等人在闽州胡搞,一切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作为帝王对家人犯法之事视而不见是不行的,虽说李宽现在不至于真认为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该约束也的约束,是李世民没有约束好姐妹和儿子,才导致了这一切。
而且,关键是李世民还是后来的幕后推手,像是让大理寺来处置称心一样,这不是扯淡么,一个称心,无官无职,又还是东宫里的人,大理寺一个外朝机构凭什么处置内宫之人?处置称心明明就是宫里的事,却推到大理寺,其中没有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