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八十万军力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六章 八十万军力 (3 / 4)
        “何涛那里新消息,陈文昭收到枢密院回文了,是不是要征调大军?”

        林冲一惊:“那可麻烦了,知州,转运使都有权从急调动少量禁军,如果上报枢密院,这是要来真的了!”

        王伦挖挖鼻孔,“林兄,给我讲讲禁军呗?”

        大宋兵员分四种,花钱招募个体较优的禁军;招募、流民强编的厢军;地方维护治安性质的,保甲,土兵,乡兵;雇佣的蕃兵。

        练兵,握兵,发兵,这三大权力分属三方,率臣,三衙,枢密院。

        太祖初创更戍法,将军驻守一地,士兵来回驻扎,阻止了武夫做大割据,而士兵频繁往返更戍跋涉,军刚至营,未三月,又复出,一往三年,死亡殆半。

        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弊端显露,在大宋建立八十年后的仁宗时期,为对付西夏,陕西路已经开始实行“将兵法”,由一将负责平时的训练,掌二三千人。神宗熙宁年(1068年)王安石正式精简合并禁军番号,全国推广将兵法,之后一直增减至现在的全国131将(神宗时至少151将)。

        各将兵力多寡,千至万人不等,各设正副,这与都监一职相似,辖百人至千人不等。

        三衙,望名生义,天下禁军全由这三衙掌握。负责禁军的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和赏罚。

        殿前都指挥使司:大部分驻守于京畿京东京西河南一带,马步军都有。

        侍卫马军使司:因宋马匹较少,只有京畿京西陕西河北河东建制较多。

        侍卫步军使司:规模最多的建制,以弓弩手占七八成,枪刀只有一二。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虎符发兵,下设十二房各管一片。

        而有趣的是,各地禁军往往不属一司,由此将之兵东一营,西一营凑来的,这些兵称为:将系兵,而全国来看,有无将之兵,大致数量是相当的。

        再厢军,基本是重苦力补充,从他们的番号就可见一二:桥道、壮城、牢城、马监、杂攒、开山、关河、步驿、窑务、水运、梢工都、作院工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