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1 / 3)
        被高俅用‘陈舒窈’刺激了一下的苏符,立刻就恢复了正常,再也没有刚才那种失魂落魄的表现了。而对于这种情况,高俅除了摇头、叹息之外,却是什么都做不了了——苏符这显然是对陈舒窈没有任何的想法,虽然嘴上说着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高俅心里面比谁都明白,这种事情是强求不来的。

        真要是将两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年轻人硬是绑在一起,虽然短时间内未必会出什么问题,可是时间一长了,必定会闹出矛盾来的。考虑到这些,高俅也在思考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真的做的有些过分了,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反倒是开始逼迫自己的‘晚辈’不能要求‘恋爱自由’,怎么想都是不应该的。

        强扭的瓜即便再解渴,可是当一个人不渴的时候硬要去扭,那也是不太合适的。更不要说一个人扭了瓜去给另一个不渴的人,这就更加不合理了。

        不过这件事情高俅也是真的没有办法处理,因为有一些思想、理念方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别人明说。这和高俅不去管京畿禁军操演的事宜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禁军的事情高俅不插手,那是为了避嫌,因为自己的身份实在是尴尬,做点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的。而苏符的婚事,高俅虽然有权利开口给出建议,甚至说直接影响这件事情,但是高俅毕竟是一个‘外人’。

        结婚都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家苏符的亲爹苏迈还活着呢,高俅这边二话不说就开始替苏符做主,哪怕是苏迈三兄弟都承认高俅的身份,可这里面毕竟是有些区别的,这样做就有些不太合适。

        不过陈师道那边对陈舒窈的婚事又十分的上心,如果说是他的连襟赵挺之来给他家的孩子求婚,那陈师道自然是不在乎,可是苏符却是不太一样的。首先就是苏符的身份问题,陈师道毕竟算是苏轼的学生,而苏符又是苏轼嫡亲的孙子,双方的身份实在是没有更好了;其次就是苏符自身的才学,哪怕现在还没有真的成长起来,但是未来也肯定是不可限量的,哪怕没有高俅这个‘四叔’的存在,就苏符这块‘金子’,终究也不会落得个籍籍无名。

        有了这两个原因,陈师道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门当户对的好女婿可是不好找,虽然也心疼自家的闺女,可是闺女毕竟是要嫁人的,陈师道就算是再如何心疼自己的闺女,总不能将陈舒窈留在自己身边一辈子吧?现在有一个好的人选值得托付,陈师道自然是十分的上心的。

        也正好赶上这些日子赵佶也是比较忙,虽然说到底是在忙些什么没人清楚,但是就算是瞎忙活,这位皇上也确实是在忙的。而如此一来,陈师道反倒是清闲了下来,本来他的工作就是陪着当今皇上读读书、写写字,有事情的时候再拟个敕令之类的,现在赵佶忙起来用不着陈师道了,陈师道自然就空闲了下来。

        这一空闲下来,自然就是在高俅这边住了下来。

        虽然心里面觉得有些烦闷,可是高俅也没有理由将陈师道给赶出去,哪怕陈师道再用苏符和陈舒窈的事情来烦高俅,可是人家妻女都住在你这,你还能讲人家赶回家去,让人家一个人居住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熟人之间。

        好在上元节很快就要到了,等过了上元节之后,一切就都步入正轨了,该做官的做官,该读书的读书,该回家的回家。那个时候苏符去了太学,即使每天都会回来住,可是你陈师道也没有时间来拿着这件事情来烦我高俅了吧?

        除了陈师道之外,高俅也没有遇到别的麻烦。

        首先是陈舒窈那边,‘借宿’的人不少,可是像陈师道这样一天到晚没事情做,就知道找高俅‘聊天’的人是绝无仅有的。当然高俅还是发觉了一些一样,似乎陈舒窈对苏符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当然现在两个人也才认识没有多少天,说过的话加起来可能都超不过十句,这也算是正常现象。

        其次就是开封府那边,这些日子也是真的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高俅去处理。按着跟判官、推官他们的约定,高俅在正月十三的时候去了一趟开封府,简单的处理了一些公文,不过也没有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