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伤心 (4 / 4)
丁忧,根据儒家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若是家中有父母去世,不管此人任何等官职,在受到报丧的消息之后,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如果有特殊原因,朝廷一定要强招这个人入朝为官,则是夺情。
按着苏过的情况来说,夺情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了。
而苏迈所说的迁坟的事情,苏过其实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的,不过看身边的高俅有一些疑惑,因此就随口解释了一番。
苏家的人是埋在眉州的,这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连苏迈的亲娘王弗,也是埋在眉州的,而且跟苏洵夫妇的坟茔距离不过就是八步的距离。可是苏轼的夫人一共有三位,而且是俱都亡故,只是除了王弗之外,另外的两个都埋在了杭州这边。
也不是说苏轼不想着将王润之和王朝云葬在眉州,只不过却是条件所限,父母去世了有丁忧,可以回家奔丧,可是妻子死了却是没有这种待遇的,想要带回眉州安葬,也实在是不太现实了。就算是王弗的棺椁,其实也是在苏洵去世的之后,才一并运回眉州安葬的。因此,王润之和王朝云,也就只能是暂时安葬在杭州了。
现在苏轼去世了,苏迈他们自然是要带苏轼回眉州安葬的,正好父亲的另外两位夫人也是葬在了杭州,也用不着太过费事,干脆就一并迁走了。
如果是在后世的话,发丧、送葬这种事情还是要费上很大的功夫的,不过在古代,很多的流程都是被精简了,尤其是死在外地的人,基本上不会有太过麻烦的处理。苏迈等人一同为苏轼守了七天,然后就将苏轼给装进了棺材里面,准备运送回眉州安葬了。
七天里面,每日里都有了元禅师和他的小徒弟悟凡在旁边念经,苏迈和高俅等人便全都跪在了一边,等待着可能来吊唁的客人。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交通本来就不便利,别说是等人来了,就算是苏轼辞世的消息传播开来,哪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别说是朋友了,就算是苏轼的亲弟弟苏辙,想要收到苏轼去世的消息,最快也得要一个月的时间了,赶来吊唁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高俅在苏轼的床边跪了七天,七天的时间里面,除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之外,便在没有看见过其他的苏轼的朋友前来吊唁了,而这个老人的名字,似乎是叫做张怀民。
当然前来吊唁的人还是不少的,杭州府得到了消息的官员、百姓,可是来了不少的人。
官员之中以杭州的通判张根为首,一大帮人前来吊唁,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说苏轼那偌大的名头,就算是看在现在杭州知州高俅的面子上,这些人也是得来的。百姓们就不用说了,苏轼任杭州知州期间,可是没少做好事,现在苏轼与世长辞,他们自然是要来送一程的。
七天的时间很长,但是七天的时间也是很短。到了第七天的时候,苏轼就被装进了棺材里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