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交一人
“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三十二页,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柳永呢?”
语文老师看着台下的众人,然而尴尬的是没有一个人举手,或许是到了高中大家都比较内敛,基本上没有谁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或许是怕被别人认为自己太爱出风头吧!
语文老师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面容上有些尴尬,只好抽人起来回答了。
“陆文彬,你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陆文彬也不胆怯,这个语文课他上着还是游刃有余的,关于文学方面的问题,老师还真的难不住他。对于这柳永他是再熟悉不过了,介绍柳永自然也是信手拈来!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后来,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好!非常详细!”语文老师带头鼓掌,其他的同学这回倒是很给面子的跟着鼓掌。只是他们心中也是抽了抽,这陆文彬对这柳永居然熟悉至斯,连他公元多少年做了什么事、他的写作风格都一清二楚。至于语文老师,心中也有些汗颜,因为就算是叫她来说也说不到这么详细。
“下一个问题,你们都知道柳永有哪些词啊!王梦可,你起来回答一下吧!”
陆文彬笑看着王梦可,王梦可看了一眼陆文彬,陆文彬对她点了点头,似乎是在鼓励她,王梦可平时不怎么喜欢表现自己,所以也不太喜欢回答问题,不过语文老师既然抽到她了,她也只好起来。
“柳永的词收录于他的《乐章集》,他的代表作很多,比如说《鹤冲天》(黄金榜上),那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就出自此词,又如那首《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大家很熟悉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出自此词,此外还有什么《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等等!”
陆文彬脸上不自觉的有了一丝笑容,看着旁边的王梦可,对着她竖起了大拇指,王梦可也恰好瞥见了陆文彬的举动,心中也满是欢乐之色,只是她脸上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在班上,她还是不苟言笑的,除非跟陆文彬单独相处还差不多。
“好!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希望大家把汉语学好一点,做我们中国文化的传承者!而中华文化又博大精深,纵然穷其一生也难窥其全貌,这就更需要同学们好好学习了!希望大家向陆文彬和王梦可两位同学学习!”语文老师也带动全班给王梦可鼓着掌,陆文彬鼓得尤为起劲!
是夜,待众人走后,两人又是一番诗词大战,结果在一番龙争虎斗之后,两人又是不分胜负。尤其是王梦可,别看这丫头平时清清冷冷的,其实心里也好强的很,尤其是遇上陆文彬的时候。为了战胜陆文彬,这丫头回去也学了一些特别偏门或者特别难的诗,比如说屈原的《离骚》《天问》等,这些篇目虽然很出名,可却也是出了名的难背,王梦可硬生生的背了下来,结果还是考不到陆文彬,陆文彬绞尽脑汁也考不倒王梦可,两人又打了个平手。最后,两人无奈的看着对方,放弃了这次争斗。
陆文彬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王梦可,绕是王梦可内心再清静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些把持不住,脸色微微有些泛红。
“你看什么呢?”王梦可不知道,她这么一说竟然带了几分撒娇的意味。
闻言,陆文彬没有马上说话,还是盯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我在想,我运气怎么这么好,这辈子居然遇到了你!”
“你想说明什么?”王梦可的声音小了几分,头也不自觉低了下去。
“常言道朋友易得,知己难求!岳武穆也说‘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可见遇到一个知己是多么难,结果我才活了不过十六载,就遇到了你,这不是我的幸运是什么?”
“哦”王梦可应了一声,心中不知是惊喜还是失望,抬起了头,笑看着陆文彬“我想,这是我的荣幸……”
是啊!这人世间遇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太难了太难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遇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