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周折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周折 (2 / 2)
        弹簧……以目前铁匠的手艺,能练出弹性十足的钢,然后再弯制成弹簧么?

        其实说来唐朝的冶炼工艺也很发达,不说别的,单是唐朝军队中使用的陌刀,就是用一种百炼钢打制,异常锋利。单把陌刀重约五十斤,几乎等同于兵士的身高。作战之时,兵士双手持刀,排成一列,威风凛凛,光芒闪过,如同一片陌刀的钢铁之墙,令人望之目眩,威武不可侵犯。

        陌刀在大唐与吐蕃和突厥这些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作战之时,对于最终战胜来去如风的骑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陌刀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唐朝以后,到了宋朝,陌刀就彻底失传了。

        既然大唐能够制出威名赫赫的陌刀,也能炼出绕指的软剑,那么打造出哪怕粗糙一些的弹簧也是有可能的,许多时候,科技向前迈进一步,并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多少生产力水平,而仅仅是一个奇思妙想。

        姑且先当大唐的铁匠有如此高超的工艺,弹簧问题解决之后,就是马车的构造问题。仅仅靠一些弹簧的支撑要为马车减震,似乎还差了一些什么?唐时的马车都是木头打制,木轴、木轮、木厢,都是由不易磨损的硬木材质制成。木轴、木轮与木厢的连接之处,全是硬碰硬的接触,没有滚动装置,当然更没有现代化的轴承。轴承就不用想了,技术层次差得太多,不可能制造出来。但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改进一下车轴和车厢之间的传动?

        将传动改进之后,虽然与减震关系不大,但至少可以减少磨擦,提高传动效率,通俗的讲,车轴和车厢之间的磨擦越小,马匹就越省劲,同样的重量和路程,同样的马,就可以节省不小力气,或者说,平常一匹马拉一辆车,一天能走三十里。换了传动之后,应该可以多出到十到二十里。

        现代化的轴承制造不出来,但至少可以依照轴承的思路,制造出类似的简易装置。崔向左思右想,突然想起古人所用的滚木装置,可以根据古人的滚木原理,再按照轴承的框架,造出一个里面装备不是圆圆的钢珠,而是一根根犹如滚木的铁棍!

        试想一下,让铁匠打造一个圆形的铁箍,大小要比车轴粗上寸许,然后再打造出十几根长约半尺,厚约寸许的圆钉——姑且称之为圆钉,将圆钉依次排开在铁箍内部,中间正好空出车轴的空隙出来,再将车轴从中穿过,一共做成两个,车厢左右两侧一边一个,简易的滚动装置就大功告成了。

        想到妙处,崔向高兴得哈哈大笑,似乎已经看到眼前闪现一辆五花大马宝车,车盖精美,车体宽大,尤其是下面的车轴与车厢的相连之处,既有铁轴传动,又有弹簧支撑,坐在上面,一定舒服极了……

        正做着美梦之时,忽见父亲铁青着脸走了进来,劈头问道:“你在外面又与什么不三不四之人交往?”

        崔向一愣,急忙收敛狂放之态,答道:“父亲何出此言?”

        “门房来报,说是有一人自称凌静安的前来找你,我唯恐你结交不良之人,已经叫门房推掉……”

        崔向大惊:“父亲,你坏我大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