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赚钱 (1 / 2)
对于母亲,崔向从无怨言,觉得她就是天下最好的母亲的化身,所以在母亲面前,也就不再拘谨,说起一些趣事,也是笑声不断。om
父亲在一旁板着脸,呆了一会儿可能觉得无趣,就自己去了书房。与母亲说了一会儿话,崔向忽然想起一事,就来到书房找父亲。正在挥毫的崔卓见崔向进来,不觉一愣:“何事?”
崔向也顾不上腹诽父亲的严肃,问道:“父亲可曾听过高闲法师?”
“高闲法师?”崔卓眯着眼睛一想,忽然眼睛一亮,“可是开元寺的释高闲?”
“正是。”
“久闻大名,未曾谋面,听说他书法极好,学出张颠,师从张旭,尤其善长行书和草书,诗人张佑曾写诗称赞高闲的书法:座上辞安国,禅房恋沃州。道心黄叶老,诗思碧云秋……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殷勤一笺在,留著看银钩。”
又略带疑问地看了崔向一眼,说道:“不过依我来看,高闲书法过于随意,失之法度,又狂放过度,不可学之。”
崔卓的疑问带有质疑的意味,崔向自然明白,他其实已经有意要学高闲书法,与父亲过于严谨的书法相比,尽管他也不太喜欢高闲的天马行空的笔法,但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还是大有裨益的。至于父亲的反对……假装没看到就是了。
不料父亲又说出一句话,让崔向吃惊不小:“若我没有记错的话,高闲应该是净贤长老的高徒。净贤长老圆寂,他应当前往百丈寺扶灵才是。”
高闲是净紧长老的高徒?崔向惊讶莫名,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和父亲的记忆——他的耳朵没有问题,父亲又是一个行事严谨连话也不会轻易说出口之人,定是不会记错,这么说,还真是假不了了!
可是,净贤长老的弟子为何先是在湖州开元寺,然后又来到龙兴寺,并不回百丈寺?崔向恍然想起,佛门规定,方丈不得在本寺收弟子,以免形成帮派势力,所以高闲人在别处也是正常。
也不知净贤长老圆寂之时,是不是已经知道高闲人在袁州,或许让他西南之行的真正目的是找高闲不成?西南之地,有龙兴寺,有仰山寺,还有高闲,到底长老所指的是寺庙还是人,或是两者都有?崔向越想越是头大,索性将头一摇,不想了,管他作甚,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按步就班一点点布置即可。
吃过晚饭之后,崔向静下心来读书练字,抛弃一切杂念,回想起高闲书法之中的飘逸之美,再与父亲书法之中的严谨法度相互融合,将狂放收敛,将严谨放开,取两者中道,试着写了一首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