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桃花(求推荐票!) (1 / 2)
(拼了,精彩马上到来,零点过后先加更两章,请大家投票支持。om票票多的话,明天晚上还有更新。)
崔向和崔居跟随高闲来到他的寮房,见他寮房位于禅堂两侧的班首寮内,崔向才恍然大悟,高闲竟然是龙兴寺中仅次于方丈的四大班首之一,怪不得慧广对他恭敬有加。
佛教之中,僧人之间地位高低全凭个人修为高下,辈份排序全以僧腊长短决定,就是以出家时间的长短排列,而不以实际年龄。比如说有一位僧人五十余岁,出家十年。另一位僧人三十岁,出家十一年,则五旬僧要叫三旬僧人师兄。
高闲能够位于四大班首之一,说明他不仅出家时日不短,而且佛学精湛,学问深厚,否则在完全以才学和悟性排序的寺庙之中,他绝对没有一席之地。
今日意外在龙兴寺结识高闲,令崔向欣喜若狂,先前他开口问此高闲是否为彼高闲,看似有机锋禅机,其实只是为了印证他心中所想。而高闲的回答巧妙无比,却并非是他想要的答案。不过他也没有急在一时,跟随高闲来到他的寮房之中,只看了一眼,崔向就已经断定,此高闲就是彼高闲!
只见寮房之中,四壁之上,挂满龙飞凤舞的书法卷轴。与时下文人最爱的严谨的柳体和方正的楷书大为不同的是,此处的书法大作全是以行草写成,狂放无忌,收放自如,与眼前这位颇有出尘之意却又圆润无比的高僧形象对照,让人疑心并非是他亲笔所作。
高闲看出崔向和崔居的疑问,笑道:“正是小僧所书,兴趣所致,挥毫而就,难入两位施主法眼。”
崔向傻笑,心中狂喜,新皇登基不久,即招高僧高闲入宫,赐紫衣袍,一时荣宠无比。那位高僧高闲,正是善长行草书法,与唐初高僧怀素并列为唐朝两大书法高僧。
高闲能得新皇如此赏识,又身为僧人,怕是与新皇未登基之前出家为僧之时,就已经相识。
不过,崔向依稀记得,高闲并非袁州人,也不是在龙兴寺出家,怎么他会意外现身龙兴寺,还位列四大班首之一?
高闲对他的书法颇为自得,向崔向二人说个不停,崔居对书法兴致缺缺,崔向本来也有意练出一笔好字,只是眼下却无心欣赏,只因他正在猜测高闲和新皇究竟是何关系,二人又是何时相识?算来现在离会昌法难大乱,已经只有不到一年了。
高闲看出崔向心不在焉,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莫非二郎还认得另外一个高闲?”
高闲性子疏放,几句话下来,也随崔居一起称呼崔向为二郎。
崔向正想得头疼,猛然一愣:“法师何出此言?”
高闲开心一笑,白净的脸庞犹如绽开一朵莲花:“方才在大殿后面,二郎问,此高闲莫非就是彼高闲,此时来到高闲的寮房之中,却神思恍惚,显然是此高闲并非彼高闲之故。”
崔向乐了:“当时为何法师一口肯定?”
高闲答道:“我只当你口中高闲与心中高闲是同一人,就是我这个高闲!”
崔向哈哈大笑:“法师也会投机取巧,如此回答,近乎耍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