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缘起 (1 / 3)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oM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杂阿含经》中最为精辟的四句偈由须发皆白的净贤长老口中吟出,仿佛沾染了佛力一般,幽幽扬扬直入人心,一经入耳,却又在心中久久回荡,不肯消散。
崔向端坐在净贤长老对面,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看似一副虚心受教、心如止水的模样,其实心中却已惊起滔天巨浪。
都说佛法不可思议,不过连向来学佛的崔向其实并未全信,一直将信将疑。只是今日当他前来百丈寺拜佛之时,却意外被小沙弥引到百丈寺东侧一间方圆一丈左右的寮房面前,说是有人要与他相见,着实让他吃惊不小。虽然寮房之上并未注明是何人住处,不过见其大小和方位,不是现任方丈又能是谁。
天下寺庙,现任方丈居东而住,退任方丈居西,乃是定规。寮房方圆一丈,住持居于其中,因此称为方丈。
有心推脱不去,却见周围的善男信女一脸羡慕加敬佩的目光,他也知道,百丈寺方丈净贤长老名动禅林,是当世三大高僧之一,寻常人想见他一面难如登天,他有今日之幸,不知该羡煞多少皈依长老的信众,若他再不识趣,推辞不去,肯定会落一个狂生的恶名。
崔向倒不是怕担下恶名,而是心中忐忑:他与净贤长老素不相识,不过是以一名普通善信的身份前来拜佛,净贤长老不曾露面,却主动派人来请,难道真是佛法无边,看出了他的来历不成?
略一迟疑,崔向决定还是赴约。不说佛家向来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单凭净贤长老当世高僧的威名,就算识破他的身份,也绝没有害他之理。况且他也正想问上一问,也好解答心中疑虑。
寮房之内,只有一张床和两张杌子,净贤长老一脸清淡笑意将崔向迎入。崔向急忙合十见礼,净贤长老也合十回礼,手指杌子说道:“请坐!”
声音平和安祥,令人一听之下,身心皆安。
佛教清规:不坐高广大床。此处的大床乃是指高背舒适的椅子,崔向清楚佛规,所以也不觉有失礼之处,弯腰坐下,只等净贤长老开口。
净贤长老请崔向入座之后,转身坐在他对面的蒲团之上,双腿结跏跌坐,双目微眯,三分睁,七分闭,正是入定的坐姿。
净贤长老半晌无语,一时寮房之中无比寂静,可闻落针。崔向一开始有些心烦意乱,不知净贤长老找他有何目的。渐渐随着净贤长老的呼吸之声越来越轻,直到绵长悠远,细不可闻之时,他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也就收了心思,一心要和净贤长老比试一下,看究竟是谁的定力更高、一呼一吸之间停顿更长。
也不知过了多久,净贤长老忽然睁开双眼,以一种久远又令人沉醉的声音说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崔施主,可知此四句偈何解?”
崔向本来努力淡定下来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后背的汗水滚滚流下。
沉默了有一柱香的时间,崔向强自镇静,挺直身子,答道:“此四句偈出自《杂阿含经》,乃是缘起论的精辟论断,其意深刻,我也不过是一知半解,不入长老法眼。”
净贤长老须发皆白,看不出年纪多大,不胖不瘦,脸色无喜无怒,双目深邃如海,声音平和,在如此高僧面前,并无丝毫压迫之意,让人如沐春风,心境平静,尽管如此,崔向却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几乎要起身然后夺门而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