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0章 停在黑板上笔 (2 / 4)
“当我们对方程给定一个施瓦茨无散度向量场μ0,设置时间间隔i?0,﹢∞),进而可以继续定义杨米尔斯方程的一个广义解n9为一个服从积分方程μ(t)的连续映射,即μ→h10df(r3)……”
“通过一般方式,我们很难对这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进行求解,也很难对其解的存在性进行讨论。在这里我们必须引入一个三维存在的流形,在无形的方程与有型的几何学原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向其引入拓扑学的思想……”
说着,陆舟从讲桌上挑了只比较长的粉笔,然后走到了幕布旁边的大黑板,提笔在上面板书了起来。
台下。
观众席的第一排。
看着陆舟板书在黑板上的内容,卢院士忽然有些感慨地说道。
“实在是难以想象。”
坐在卢院士的旁边,唐教授笑了笑说“难以想象什么?”
卢院士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像是陷入了回忆似的,开口说道。
“五年前,cern的欧洲核子研究会议上,我和他在关于750v能区的特征峰上产生了分歧。我的意见是那里的信号可能是胶子在聚合时产生的双光子信号,而他则是坚持认为那里可能存在着一种标准模型之外的可能性。”
“最后的结果呢?”唐教授笑着说,“到底是你对了还是他对了。”
“没有定论,”卢院士摇了摇头,“cern为他的发现忙活了一整年,理论物理学界也为这颗新粒子的理论铺垫了一整年,但最后……似乎是宇宙和我们开的玩笑。有说法是量子涨落,也有说法是胶子聚合时产生的双光子信号……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顿了顿,卢院士笑了笑,继续说道,“在遭到权威的质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尤其是从我们的教育系统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中,能拥有这一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从那时开始,我就认为这小子以后的未来肯定不简单。结果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他,这才短短五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最后一句话,算是回答了唐志伟先前的那个问题。
他过去只是认为,以陆舟的天赋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未来在物理学界或者数学界,必然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却没有想到,在这五年的成长中,他所成就的不只是自己的未来,也是金陵大学,乃至华国学术界的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