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买猞猁啦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 买猞猁啦 (1 / 4)
        “东市”和“西市”算是京师乃至整个大唐的经济中心了,同时也还是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当然现在有安西把持着商道,虽然外商还是来京师揽财,可却是物价飞涨,这中间的回扣到底是进了萧牧的口袋。

        两市设在京师外郭中的东西两侧。光光从功能定位上来看别无二致。同作为京师规模最大的商业区,无论在对外商贸,还是满足城中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东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两侧相同的位置,左右对称,各处在皇城外的东南方和西南方,就连占地面积大致相等。可以说是东、西两市搭建起了唐长安城的商业格局。

        只不过因着彼时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就连诸州、藩镇的驻京机构州邸或进奏院分布于东市附近,国子监和赶考的各地考生们也都在附近活动。所以东市的客源较西市相比,多是达官显贵。所贩商品也更为奢华。

        西市则大多聚集胡商,所贩商品也多为新奇为主。可以说是进口商品的聚集地,不像东市内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还有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的,可以总结为东市着重显摆享乐,西市则是展望国外。

        唯一相同的是两市都是店铺毗连,商贾云集,工商业十分繁荣发达。

        而且两市很有规划,市内生产和出售同类货物的店铺,基本上都集中排列在同一区域,叫做行。堆放商货的客栈,叫做邸,邸既为商人存放货物,又替他们代办大宗的批发交易,可以说是现代中介的鼻祖了,也算是‘中人’的升级版,毕竟交易数额更大。

        大多商铺都是前店后坊的模式,道路的侧边则都密集分布了水井、窖井、渗井、灰坑和卧泥池等,给店肆后院的各种物件的加工提供了方便。

        是以时下的店肆大多是集贸易、加工、服务场所为一体。

        这些都让风宁十分感兴趣,对古人的智慧膜拜的同时也对自己那些个玩意儿能让他们制造出来多了不少信心,不信?只瞧这京师为运料、出货、内部交通所设的曲巷道路以及周边配置的引排水设施就可见一般,这城市设施做的明明很先进嘛!

        还有市内设置的管理机构和中央派驻机构,不得不说唐时律法与对百姓的掌控力度还是十分的强的。

        “朝廷为了管控市场秩序,不仅在东市内设立了市署这样的管理机构,还设置了常平仓、平准署这样隶属于中央的派驻机构。

        在当今返京之前并不允许在市以外的地方开办商店和作坊,而唐律严明,为了保证市场秩序和买卖公平,在东西两市均设有常平仓和平准署。平准署是物价机构,国家通过它掌握市场上关于民生类商品的价格杠杆,通过政府买卖不断调节着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推动着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作用。

        而常平仓的功能较平准署则更加具体,常平仓是国家用以调节粮价的粮库。政府在市场以雄厚的粮食、食盐储备作为后盾,随时用以平准粮价,从而进一步稳定市场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

        风宁一边走着一边听风老二背述朝廷对两市的管理手段,一边四下打量,他的计划与商人是息息相关的,且在京师自然也要有自己的铺子,别看萧牧给了四家生意顶顶好的店肆,可明着日日往来府中送东西,背地里却是起着监视之能,实在是自己一点东西也不能往那些店中用。

        不过这也是萧牧的聪慧之处,风宁身边的人他全然不管,爱怎样就怎样,简直把信任表现的无以复加,可小处却是处处渗透,反而观察的要比指派身边人更细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