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水淹邯郸 (2 / 3)
之后,军臣单于让中行答复金大夫,告诉他匈奴兵马没有准备好,暂时不能出兵。金大夫无功而返,心中不出的懊恼、愤怒和悲哀。尽管草原气候已经转暖,水草丰美,风光旖旎,鸟儿鸣啭,但他的心里仍然像数九寒天吃了冰棍一样寒凉。
金大夫返回邯郸,如实告诉刘遂。对匈奴出兵满怀信心的刘遂,听到匈奴不肯出兵的消息,不次于晴天响了一个霹雳,跳着脚骂道:“匈奴人贪婪成性,凶狠狡诈,见利忘义,不讲信用。”骂归骂,他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现实是六国破灭,汉军把邯郸团团包围,原来要出兵的匈奴中间突然变卦,邯郸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前景黯淡,日暮途远,令人惆怅。
当投降的字眼蹦到刘遂的脑海里,他苦笑一声,旋即否定,刘卬不是投降了吗?不照样拔剑自刎,徒取其辱。突破重围,让城别走,学韩王信、代王陈狶、燕王卢绾投靠匈奴,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可他能不能突出汉军的包围圈,还是一个问题,即使突围出去,能不能到匈奴,也是一个问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坚守这一条路可走,捱一天一天,捱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城破了,与城同亡。从此他下了死守邯郸的决心,任凭别人怎么劝,都改变不了他的主意。
郦寄的部队多次攻打邯郸,邯郸城城高墙厚,坚固无比,赵国将士英勇无畏,作战有方,让他的部队多次战败。每次进攻除了丢下几百具战死士卒的尸体外,毫无进展。郦寄迫不得已,给离他较近的栾布将军去了一封请求增援的书信。
栾布在平定胶西、胶东、济南以及菑川四国叛乱之后,接到郦寄的来信,一边给皇上上奏章请示,一边命令部队向邯郸进发,当朝廷的批示到了他的军营,他的部队已到了邯郸城下,与郦寄的部队成功会师。
一看增援部队来了,围攻邯郸城的汉军欢呼雀跃,而城上的赵军感到更加沮丧。郦寄穿过人群,见到栾布,紧紧拥抱:“栾将军,还是你仗义,还是你理解我,这下攻下邯郸有希望了。”
栾布直言快语:“都归窦大将军节制,都在为皇上效劳,咱谁也不比谁尿得高,邯郸城的刘遂不投降,打个龟孙,直至攻下邯郸,抓住他为止。”
两个将军兴奋地聊着军情,简单分工,然后对邯郸城进行更加猛烈的进攻。尽管汉军增加人马,但邯郸城的坚固以及防守人员的顽固让汉军吃尽苦头,攻又攻不下,放弃又不能放弃,一直延续到七月份,也没有拿下邯郸城。
“这可如何是好?”在大帐内,郦寄抱着双臂,焦躁地来回走动:“来之前,我可是给窦大将军打了包票,没想到刘遂如此顽固,这让本将军的老脸往哪里搁?”
仗打得不怎么样,郦寄作为将门之后,脸上挂不住,生了不少闷气,栾布也一筹莫展:都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而眼下的情势僵持不下,让自己感到羞愧不已,浪费那么多的军饷,牺牲那么多的将士,如何向窦大将军交代,如何向皇上交代?
“得想一个有效破敌的办法。”两个老将军几乎同时这么想,他们几乎同时骑上马,带着随从,去找对方,在中途碰面,几乎同时喊道:“你好。”
他们跳下马,并肩走着,冥思苦索,搜肠刮肚,想破城之计,想了半天,苦无妙计。郦寄长吁短叹:“邯郸之地,难道是咱两个人的克星,咱俩难道光长岁数,不长能耐?”栾布苦笑着,默然不语。
两个人漫无边际走着,来到河堤上,望着浊浪滚滚的河水,打着无数的漩涡,向前奔腾。时值七月,热浪翻滚,酷暑难耐,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鼻尖、两颊以及脖颈流淌,一直流到宽阔的胸膛和坚挺的脊梁。倏忽,一阵凉风吹来,霎时间,让他们感到身上一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