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章 雒阳才子气自华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 章 雒阳才子气自华 (2 / 3)
        贾谊从小就是一块学习的料,他不仅知道学习,而且学习十分刻苦,每天起早贪黑,手不释卷,反复诵读,通过广泛涉猎,以至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部读完。

        为精益求精,学有所成,他拜张苍为师,张苍就是现在担任御史大夫的张苍,与韩非、李斯是同学,是荀子的弟子和当时秦朝的博士,对《左氏春秋》颇有造诣,看贾谊虚心好学,就悉心传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到了青少年时期,贾谊的知识结构在原来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除了能倒背如流《诗经》、《尚书》、《左氏春秋》、《诸子百家》外,还写出像《道德论》、《道术》等重要文章。

        他酷爱文学,尤其喜爱战国末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通过屈原的作品,他对屈原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对屈原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倍加推崇;对屈原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大为赞赏。他决心向屈原学习,做一个恩怨分明、正直善良、效忠皇帝、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贾谊在河南郡名声鹊起,逐渐传到郡守吴公的耳朵。吴公不仅治理辖郡有方,而且爱慕人才。他让差役把贾谊延揽到自己的官府,亲自加以考察。

        当他看到贾谊才十八岁,是一个眉清目秀、英才卓荦、令人喜欢的小伙子,眼睛里流露出惊讶的、兴奋的异彩,问道:“听说你对《尚书》倒背如流,本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亲身见证,如何?”

        “承蒙大人错爱,晚生这就背诵,但不知大人想听哪一篇?”贾谊深施一礼,镇静地问。

        吴公爽朗地说:“就背《牧誓》一篇。”

        贾谊扬起两道浓黑的眉毛,熟练地吟诵:“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贾谊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雄浑奔放,一气呵成,把吴公迷住了。吴公心中惊异,禁不住让他再背诵几篇,贾谊不慌不忙,背诵如流,游刃有余,轻松自然。

        吴公被彻底征服了,翘着大拇指,连声称赞:“洛阳贾生,人才难得。”赞叹之余,他产生了把贾谊招揽到自己幕府的想法,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考虑到吴公是秦朝丞相李斯的学生,学问渊博,结交广泛,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痛痛快快答应了。

        在吴公的幕府,贾谊勤奋苦读,虚心好学,加上吴公爱惜人才,悉心培养,知无不教,教无不尽,贾谊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鸿儒。当他提出感谢吴公提携他的时候,吴公竟然说:“你不用谢我,弄不好我还得感谢你。”

        “吴老师是否搞错了?”贾谊瞪大眼睛,诧异地问道。

        吴公胸有成竹地预测说:“你的才能胜我十倍,不愁不彪炳史册,像我这样庸庸碌碌的人,只恐怕得借助你的力量,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也许连姓名也留不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