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三十六名大臣的保荐 (2 / 3)
昔日在东垣城墙上图一时之快的叛兵,被郦商的部下一一辨出,他们无一幸免的成为刀下之鬼,那些没有叫骂的叛兵,虽然幸免于死,但黥刑的痛苦和羞辱也让他们在内心蒙上永远的阴影。
东垣战役的胜利并没有给刘邦带来多少喜悦,赵利的逃跑让他很恼火,参合一路征讨军迟迟没有消息,也让他牵肠挂怀。他搬进赵利的住所,按捺住内心的焦急,一个人嘟囔道:“柴武到底怎么了?好歹总该有个消息吧。”
小屋内炉火熊熊燃烧,蓝色的火苗强劲地往上窜,把整个住处烤得暖烘烘的。刘邦宽大额头上不断沁出汗珠子,顺着隆起的两颊淌下来,他烦燥地脱下外罩长衫,狠狠地甩在床上。
在凛冽的寒风中,大街上光秃秃的树桠在不停地左右晃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十分清晰地传来。当战马高昂的嘶鸣声在门口回荡时,一个传令兵风风火火跑进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道:“参合大捷,韩王信授首。”
闷在屋里生闷气的刘邦听到传令兵的喊声,不顾衣着单薄,哗地推开门,大步跨出来,大声问:“你喊什么?”
“陛下,柴武军报,参合大捷,韩王信授首。”传令兵单腿跪在地上,挺直胸脯,朗声禀告。
“太好了。”刘邦用右拳兴奋地砸在左手心,憋在胸膛中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光。他站在院子中间,高兴地来回踱步,有些儿得意忘形,有些儿放浪形骸,忘记寒冷,忘记皇帝的尊贵身份。当传令兵提醒他要加外衣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穿外罩,回头一笑,难得柔和地说:“哦,你看朕像不像一个老小孩?”
传令兵咧开厚厚的嘴唇,不住地憨笑,刘邦让他跟着自己走进暖屋,和气地说:“你说,柴将军是如何打胜参合之仗的?”
传令兵看刘邦高兴,于是眉飞色舞地把战事讲给他听:“柴武率大军讨伐韩王信,本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略劝韩王信投降,大汉朝将既往不咎,恢复韩王信从前所有待遇。谁知韩王信回复柴武,说自己像盲人,没有忘记重见天日,如今既然叛离汉朝,再出尔反尔重新归来,那是白白送死,只有舍生一决,请柴将军战场上兵戎相见。柴武见韩王信执意不听劝告,引兵进击,与韩王信打了几次硬仗,韩王信败入城中,坚守不出。柴武督兵猛攻,韩王信竭力抵挡,城池迟迟攻不下。韩王信是一个狡猾的人,柴将军多次挑战,他都龟缩在城里不出战。柴将军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佯示退兵,暗地悄悄地埋伏一支奇兵,这回韩王信中了柴将军的计,错误判断朝廷军队撤退,于是率叛军前来追赶,被柴将军劈落马下,他的部将纷纷投降,参合战役取得辉煌胜利。”
“看来柴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刘邦掀起浓黑的长须,闪着异彩的三角眼掩饰不住胜利带来的欣喜之情,立即吩咐说:“你把诸将召来,朕有话要说。”
片刻,众将与谋士都挤到刘邦的屋子里,尽管屋外边树枝上结着长长的冰凌,寒气依旧逼人,但北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大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骄傲的笑容。他们把刘邦围在中间,像群星拱卫北斗星,怀着无限忠诚敬仰的心情。
在众将面前,刘邦又一次端起皇帝的架子,三角眼敏锐地扫视每一个人,激昂的声音回荡在小屋子梁椽上:“此次北征,除陈豨、赵利逃到塞外,其余叛贼一体荡平。我军已没有必要全部集结于此地,朕决定周勃统率二十万大军屯守北部边塞,继续追歼陈豨残部,灌婴率十万大军虎踞雒阳(洛阳),其余诸侯率领各自的军队回守原地,朕也该回去,与美人调乐。”刘邦豁达、幽默、风趣的话引得众将一阵大笑。
“还有一事,众卿议议。”刘邦趁文臣武将在场,索性一竿子戳到底:“以前赵、代两国合在一块儿,不便管治,不如分成两国,诸位看谁适合当代王?”
众臣没想到刘邦会提出这件事,一时猜不准他的心思,没有谁急着发言,刚才热闹火爆的场面立刻冷场。
计相张苍皱着眉,想了想,英俊的脸朝刘邦微微一笑。刘邦知道他有了成熟想法,催促说:“计相不要故弄玄虚,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吧。”
“臣以为四皇子刘恒温良贤智,足以担当代王重任。”张苍看到刘邦没有反对的意思,心里坦然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