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难以拿捏的时机 (3 / 4)
可是工业,如果不解决能源问题,不可能发展钢铁工业,自然就不能有大的发展。
陕西不缺能源,陕北的瓦窑堡和神木就出好炭,甘肃的玉林就出石油,这两个地方都在自己的地盘。可是,现在却是不能着手开采。
因为,按照王兴的计划,得等大乱以后,才能实行大治。现在陕北还没有乱,自己想让李自成们破坏原有的土地关系的想法就不能实现。
如果现在开采,等到民乱,开采工程肯定会毁于战火。所以,现在不能开采。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直到天启五年,陕西的农民起义才开始逐渐兴起,距今还有六年的时间,真正成燎原之势,却是在崇祯朝,直到崇祯十七年,农民战争才算彻底把明朝推翻。
如此算起来,还有二十五年的时间,自己能等吗?
王兴陷入了两难之中。
第二件事就是律法改革。。不能全面改的话,最起码土地管理、工商税收征收管理、兵役管理,这些必须进行改革。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要实行的话,还为时过早,但必须先行动起来,到时机成熟时,也好一下子推出。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焦竑进行了探讨,焦竑非常赞成。
焦竑自小学的是儒家,受李贽的影响,晚年却成了反儒家的斗士,反而崇尚法家,在他眼里,秦始皇才是千古一帝,真正历史上第一人。
由于他的泰州学派,跟王兴的治学思想相近,所以两人谈得很投机,也完全把王兴的想法理解了,所以,主动地把制定陕西新政及其律法的担子挑了起来。
这两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实施的时机。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机非常重要。。或者不等不靠创造时机,这都是王兴需要考虑的,却不是假手于人可以办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