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 册立储君 (2 / 4)
放眼当今天下,除了楚王项庄,也就齐王韩信能跟汉王刘邦相抗衡了,赵炎也曾考虑过将梁地献给楚王或者汉王,可最终,他还是决定投奔齐王,汉王、楚王都是人中之雄,可他们麾下文臣武将多如牛毛,赵炎自忖去了也难有出头之日。
反倒是齐王帐下,似乎人才廖廖,投入齐王帐下或者还能建立一番功业,:。
但凡人才,就没一个想去给人家锦上添花,赵炎有此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自从征讨淮南失利之后,齐王似乎是幡然顿悟了,甚至还下了求贤令,正在齐地广征贤才,现在去投齐王,正是时候。
##########
秭陵,楚王宫。
悠扬的钟声中,朝中文武官员三五成群,直趋大殿而来。
今天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大王却突然间召集群臣大朝,显然是有什么大事,文臣武将们都是议论纷纷,不过,绝大多大臣都认为跟这两天风传的高初封荆王之事有关,今日大朝,高初究竟是封王还是被谪贬,想必会有个明确的说法。
卯时三刻,群臣到齐,文官以项他为首于右侧就座,武将以项佗为首,于左侧就座,不过,今日大朝,参与朝会的文官武将超过百人,有席位的只有廖廖十余人,更多的文臣武将却只能分列左右两班,站着朝会。
片刻之后,穿着国君盛装的项庄便从侧门进入大殿,于首席就座。
楚汉时期,后世成为绝对正统的儒家还未成为主流,因而儒家礼仪也没有被引入到朝会之上,国君的席位并非高高在上,大臣们在国君面前也是有席位的,更加重要的是,大臣们根本不需要三跪九叩、高呼万岁,而是只需拱手作揖,喊一声参见我王就可以了。()
君臣见了礼,就在大臣们以为项庄会主动提及高初封王之事时,卫将军毕书却忽然从上将军项佗身后跪坐起身,朗声道:“我王,有道是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储君乃国之根本,先秦因未立太子以致速亡,是故,我王当早立太子。”
项庄嘴角不禁绽起了一丝微笑,立太子之事,当然不能由他提出来,作为国君,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超然的地位,只有当两派意见相持不下时,国君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一锤定音,否则,什么事情都要国君赤膊上阵与臣子激辩,则君威何在?
这帝王心术,当初尉老爷子可是谆谆教诲,项庄也是心领神会,:。
两班群臣却是纷纷恻目,原以为今日大朝的主题是高初封王之事,却不曾想,毕书一上来便提出了与之风牛马不相及的立太子一事?事实上,储位之争的确已经成为楚国政坛各大派系互相倾辄的焦点了,而且各个派系都有自己的人选。
老楚系中的宗族派,也就是项他、项佗他们,支持曹姬刚生的第八子项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