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晶圆厂 (6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9 晶圆厂 (6 / 8)
        针对韩国产业技术薄弱的状况,工贸部提出电子零件六年国产化计划,由国家设置科研机构,培训半导体工程师,初步形成韩国人在半导体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

        1974年曾任职于摩托罗拉的韩裔半导体工程师姜基东回到韩国,与通用电气合资,成立韩国第一家半导体企业-韩国半导体(Hankook半导体。

        三个月后,三星收购了姜基东手里50%的股权。

        1978年,韩国电子技术所通过与米国硅谷的公司合资,建造韩国第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比天朝苔弯工研院晚2年。

        在1979年生产出16KDRAM,这是韩国人第一次掌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韩国在米国技术扶持下,DRAM技术取得突破。

        韩国人直接从16KDRAM起步,十年时间,韩国人初步建立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

        1980-1985年,韩国人在米国人扶持下,仅仅用了5年时间,快速取得并掌握16K、64K、256KDRAM等关键技术的研制,一举超越日本人过去三十年的所有努力。

        这一时期,米国人对于韩国人的援助超过300亿美金。

        韩国三星,关键技术来自米国-镁光科技,关键设备也获得米国人全力扶持。

        1984年镁光科技向韩国三星转让256KDRAM量产技术,同时米国西翠克斯(CITRIX)公司向三星转让高速处理金属氧化物MOS的设计技术。

        韩国现代后为海力士,1984年米国人将16K、64KSRAM技术转让给现代电子。

        1985年米国德州仪器向现代转让64KDRAM的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提高现代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技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