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瘟疫与名医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瘟疫与名医 (1 / 2)
        张邈、张超在陈留设宴款待了祖茂一番,双方推杯换盏更显亲密。祖茂大军临行前,双方还声情并茂的依依惜别了一番,最后张邈、张超自然没能将祖茂挽留下来,只得盼君日后多来,以尽兄弟之谊。

        回归沛国,祖茂本以为可以歇一阵子,安心种田。祖茂来到汉末三国,也有大半年了,一直都在征战,从未停歇。

        这么一想,到是有些心力不足,身子疲乏,祖茂此刻想要做个老太爷,躺把摇椅,摇把蒲扇,每日在家娇妻美妾,锦衣玉食,过一过衣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日子。

        但事与愿违,没等祖茂美梦成真,回到沛国后,祖茂又被一桩大事给难上了。

        瘟疫!

        吓了祖茂一跳,倘若在现代,瘟疫就相当于是流行性感冒,一般情况只要吃药就能解决,甚至还有人靠自愈的,再不济还有医院打针挂盐水挺两天病痛就过去了。

        但在这汉末三国,不说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就说最基础的卫生条件和病人身体条件,就不容乐观。

        古代巫医不分家,人们一旦生病,更多求助于巫,精神寄托于鬼神救治。

        这也是为什么张角的太平道能够横行天下的原因,符水救人,就是给病人一种心理安慰,增强病人的信念,靠病人自身来自愈,身体素质强,又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最终小病小痛自然能够自愈,这么一来这些被“救治”的壮汉、健妇自然就成了太平道的信徒。

        至于医生,汉末三国只有外科圣手华佗、医圣张仲景,誉满杏林董奉这等少数的有真才实学的名医。其余自称名医的不过是仗着手里有几个古方,勉强能够对症下药医治些小病小痛的庸医罢了。

        再说卫生情况,古代真是糟糕。由于生活条件简陋,很多人为了方便随地大小便,喝生水。近来沛国在祖茂的支持下又饲养起了牛羊猪狗鸡鸭鹅,很多百姓跟禽兽居于一屋,卫生条件比起以前甚至要更差,这也是如今沛国爆发瘟疫的一个诱因。

        沛国地广,人口却少。老百姓本身不富裕,财富集中在士族地主手中,老百姓没钱,吃得自然也不好,一年大半时间在劳动,干得多吃得少,身体状况自然也不好。

        这么下来,情况就有些不妙。如今正逢五月,春夏交际之时,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老百姓又是养猪,又要开垦田地,病邪入侵,沛国百姓一下子就抵挡不住了。

        发现问题就要先分析再解决,此时说是瘟疫,但病理未必是同一种,因此治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古代解决瘟疫,就是直接集中病人,一把大火无论病人生死,统统烧个干净。这对活得病人虽然残忍,却是对未得病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瘟疫最可怕的一点,还是会传染,古代得了瘟疫十之**都会死亡,即使有大夫医治,活命的几率也不是太高,瘟疫主要靠预防,而不是医治。

        在三国以前,无论是伤寒还是温病都统称为瘟疫,在医圣张机张仲景著作了《伤寒杂病论》之后,才明确了伤寒和温病之间的定义。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两种是不同的病因病理,相应的治疗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