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 (2 / 2)
“将此文拿去传抄,在京城张贴。”唐王有了笑脸,幸亏魏征提醒,否则堂堂就要随性发挥,写上跑题的长篇大论了。
“那和尚,你说有宝物要卖,拿出来让大家瞧瞧,果真是宝物,朕就买下来。”
跑朝堂上卖东西,癞头和尚也是没谁了,你看他那一脸暧昧的笑,色眯眯地盯着堂堂看,看的贫僧浑身不自在,不就是在你的地盘上赚了三天的外快,至于这么斤斤计较追到京城?
癞头和尚说自己有两样宝贝——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穿上袈裟不堕地狱、百毒不侵;手持锡杖,常驻容颜。鬼扯,那意思是堂堂有了它们立马由手无缚鸡之力变金刚葫芦娃了?如果唐王一时兴起让堂堂穿上袈裟喝点农药论证一番,岂不是要英年早逝?癞头和尚挖了好大的坑。
“玄奘法师,你且与朕试穿锦襕袈裟。”试穿?想不到唐王这么老了,口味还如此重,让贫僧在一群老腊肉的围观下亮膀子换衣服,是不是有些变态的说?
癞头和尚身后跟着个小和尚,他背着个包袱,手中拿着个布包裹的长东西。癞头和尚取过包袱,席地打开,什么东西亮的晃眼?再仔细看时,袈裟上面都是些什么?黄金?翡翠?玛瑙?珍珠?蚕丝?见过炫富的,就没见过你们这样炫富的,来来来,贫僧穿上让你们随便瞅。九环锡杖?拿来,再重也认了,今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土豪打扮。
“果然是宝物,朕想买下来赠与玄奘法师,那和尚,你这两件宝物卖多少钱?”
“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excuseme?开玩笑逗贫僧的吧,你背个袈裟来,想拉几车银子回去,赚钱想疯了!还没等堂堂合拢嘴,癞头和尚话头一转说:“能识此宝者,分文不取,不识此宝者,重金不卖。”等等,癞头和尚的意思是,遇到了能识此宝的人,所以要白送?这就有点逗贫僧了,莫不是癞头和尚跟唐王演双簧逗堂堂呢?
癞头和尚的话听起来很高尚是吧?咱们往祖坟里挖一挖:话的表面意思很简单,这东西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遇到识货的,直接送,不识货,给再多的钱也不卖,今天遇到识货的了,直接送!
喷友们别傻乐,想想到底谁是那个识货的人?乍一看送给谁当然谁就是那个识货的人了,其实不对!贫僧从头至尾一直在当人体模特,摆摆pose而已,一个字的台词也没给安排,要说这都能看出堂堂识货,送他俩字:呵呵!
那到底谁识货呢?这么高的离谱的价,唐王一口买下,自然最识货,大臣们一个个赞不绝口,即便赞的是堂堂的帅,那也算张嘴有份,也是个顶个识货,喷友们,到最后算下来,堂堂才是那个冤大头,所以最后的结论是:癞头和尚拍了一个高明的马屁!
早朝在皆大欢喜的氛围中结束,堂堂接到唐王的旨意——奉旨嘚瑟!穿着锦襕袈裟,拿上九环锡杖,骑着高头大马,在仪仗队的护送下回洪福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堂堂仍旧清楚地记得大胖看到贫僧的样子。大胖的脑袋像拨浪鼓似的,不停地来回摇,脸上满满的蒙圈,不能接受堂堂帅出新高度的现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