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 (1 / 4)
        细细想来,这也不奇怪。这偰斯虽然是个从八品的小官员,但也不是什么有实权的知县、知州、达鲁花赤之类的,要养活这一大家子,也是挺不容易的。

        本来我还寻思着,这来之前也没准备红包什么的,要不直接一人给一叠银钞!当看到眼前这情况时,我又突然改变主意了。

        主要是这至正钞现在太不值钱了。这几年来,由于元顺帝穷奢极欲,加上为应付各地起义军,财政紧张,元朝是更加加快了至正钞的印刷速度。

        如此一来,至正钞的贬值速度自然是越来越快了。当然,这其中或许还有咱锥子山的“功劳”。

        现在的至正钞最大面额已经发行到八十贯了,谭诚他们自然也是与时俱进。经过这几年的大量造纸印刷,锥子山及周边都没有多少可供造纸的桑树了。

        上次在锥子山聚会的时候,听杜黑子、柳怀镜、马悦他们给我讲起过,现在用至正钞去换东西是越来越难了。一些元朝统治区域内,百姓都不大愿意接受至正钞了,要购进他们的货物必须用银子。就是日常的小额交易,一些小商贩都要求给碎银子或当时铸造的至正铜钱。

        在一些非元军统治区,那就更不用说了。

        徐寿辉在世时,天完zhengquan的统治区域内就流通徐寿辉下令铸造的“太平通宝”、“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徐寿辉死后,陈友谅又铸造了大批“大义通宝”。由于至正钞的快速贬值,眼下陈友谅的大汉zhengquan内,根本就不流通至正钞了。

        朱元璋所在的龙凤zhengquan范围内,韩林儿和刘福通也早就铸造了“龙凤通宝”。只不过是在朱元璋的治下,并不禁止元朝货币的流通而已。

        张士诚早在当初攻下平江城之后,就铸造了“天佑通宝”。只是由于张士诚又投降元朝,至正钞在张士诚的地盘上仍可流通。

        虽然至正钞在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地盘上仍可流通,但流通面也是越来越窄。主要原因当然是愿意接受至正钞的人越来越少。

        这次来寻访偰斯,罗仁不仅是找郑有功领取了好些至正钞,还领了不少银子,主要就是为了防备至正钞不好用出去。

        这会儿想着要给这些小娃娃意思意思,光给至正钞似乎不太好。我便把罗仁叫过来,问他包袱里碎银子多不多。

        罗仁当然明白我的意思,立即过来在我耳边说道:“都是二十五两一锭的,没有碎银子。”

        我又问他,至正钞带了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