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 (4 / 4)
再来说说这子阳子。子阳子本名叫席应真,生于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少时,席应真便入道观习道。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因其修为颇高,受邀主持常熟李塘佑圣道院。
至元三年{公元l337年},席应真继承其师遗志,前往郡城始苏扩建白鹤观,随后主持白鹤观观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子阳子又回到相城灵应宫,主持灵应宫观事。
因灵应宫离妙智庵只有一天的路程,在住持老和尚的鼓励之下,道衍便前往灵应宫找子阳子学道。
听了老和尚这一番解释,我总算是明白了,要找小道衍只好明日去灵应宫了。
当晚,住持老和尚就留我们五人在妙智庵住了一晚。因为妙智庵较小,我们五人就挤在道衍小和尚原来住的屋子里睡了一夜。本来与道衍小和尚同住一屋的另一名小和尚,只好去其他房间挤一挤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辞别了住持老和尚,前往灵应宫。当日傍晚,我们终于是在灵应宫见到了道衍。
这灵应宫比起妙智庵就显得规格高多了,妙智庵总共才几个僧人,这灵应宫却有五、六十个道人。
正所谓入乡随俗,到了灵应宫,道衍便换成了一副道士的装扮。好在是他戴着顶道帽,外人还真看不出来他是名和尚。
道衍告诉我们,他已拜子阳子为师,并被赐道号“逃虚子”。
我心中暗笑,这“逃虚子”的名字还真是起得名副其实。从和尚庙“逃”到了道观,净搞些“虚”的。
道衍还告诉我们,他师傅子阳子在阴阳术数方面是造诣相当高,不仅对《易经》是研究得相当透彻,他老人家自己还收集了一些资料,都可以出几本秘笈了。
看着道衍这兴奋劲儿,我们也只能替他高兴。11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