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 (2 / 4)
        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儿,朱文正就充当了战略预备队队长兼亲兵卫队队长的职责,这个职责当然也不轻松。

        其实,朱元璋不让朱文正去大城港还有一个原因,只是他不愿意告诉众人而已。

        这个理由就是,当初人心惶惶之际,朱文正不止一次地向朱元璋表明心志,愿与应天共存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决定要好好培养一下这个侄子。

        通过这次应天事件,朱元璋坚信了还是血缘关系更加可靠的想法。既然要培养朱文正,那就让他在这次战役中跟着自己,时不时地对他指点一二。

        参与此次机密会议的九人之中,徐达、常遇春、冯国胜分别是三路设伏人马的主将,李文忠、朱文正的主动请缨被朱元璋驳回了,沐英年纪又太小了一些。至于李善长、朱升、刘基三人都不是武将,看来这设伏大城港的主将人选是不可能在今天参会的人员中产生了。

        正在朱元璋思谋之际,李善长倒是提出了一个人选。

        此人就是杨璟。当初攻克集庆之前,此人是元军中的一个管军万户。攻克集庆之时,此人投降了朱元璋,初时编入徐达部。

        后来在攻取常州的战役中,此人作战勇猛,被朱元璋授予亲军副都指挥使。眼下,此人正驻守在牛首山。

        李善长推荐杨璟的理由是,此人骁勇善战,且在应天多年,对应天周边的地形是相当熟悉。

        此人虽是元军降将,但跟康茂才不同的是,此人跟陈友谅及天完军方面没有任何交集,不必担心他会有二心。

        听完李善长这个建议,朱元璋拿眼瞅了瞅徐达。当初这杨璟归降之时,曾在徐达麾下效力。朱元璋是要征求征求徐达的意见。

        对于杨璟的能力,徐达当然是知晓的。本来他也曾想着推荐此人,但怕别人说他与杨璟有私交,便没有开口。没想到现在李善长推荐了此人,那徐达还有什么理由不帮着美言几句呢?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有了李善长和徐达的强力推荐,朱元璋很快就拍了板,这大城港就由杨璟从牛首山带两万人马过来设伏。

        五路伏兵的事情搞定了,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得交给李善长了。那就是待康宁走后,立即在江东桥边迅速修建一座石桥。

        李善长当即领命,迅速去布置。他给朱元璋打了包票,七日之内,一定把石桥造好。

        对于李善长的办事能力,朱元璋当然是放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