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 (2 / 6)
听了金大富这话,我立即追问,他指的是哪里的地皮,怎么就没有开发价值了。
金大富告诉我,这秦淮河两岸的地皮,绝大部分都属于公地。也就是说这基本上都归朱元璋、李善长管。
可这些地,他们自己都头疼,我们怎么可能让其升值呢?
一听“秦淮河”三字,我心里立即是一个哆嗦。
这秦淮河畔那不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烟花之地吗?
什么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这些名妓,不都是成名于秦淮河畔吗?
怎么这秦淮河两岸之地被金大富说得这么没有价值呢?
原来当时的秦淮河畔可不是后来的南京繁华之地。因为受汛期的影响,这秦淮河水经常会发生倒灌。
如果是长江水倒灌入秦淮河,继而引发的秦淮河水倒灌到应天城内,那个情况就更糟糕。
加上元朝统治者是马背上得天下,崇尚铁蹄治国、武力治国,因此对于农业灌溉、人文治理这一块很不感冒。
所以,这元朝统治百年来,秦淮河内淤积严重,每年的汛期都会发生河水倒灌的情况。
早年间,这秦淮河畔还有不少人居住,由于长年无人治理,人们渐渐搬离此地。
当初,朱元璋刚刚拿下了集庆。这秦淮河内漂浮着大量的人畜尸体及各类垃圾,可以说是臭不可闻。
朱元璋虽然十分重视对应天城的治理,加修了城墙,扩大了应天新城的地盘。但对于这秦淮河,他也只是采取了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派人清理了河内的一些垃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