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块鸡肋 (1 / 4)
看看没什么问题了,黎利便让伙计们在这人身上堆上干海货。为了防止后背的伤口遭到挤压,细心的黎利还找了个斗笠盖上面,然后再堆放干海货。当然,堆上去的干海货,咱们都是尽量找体积大、重量轻、气味重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这人身体的压力,另外,气味重的干海货可以大大减小官兵查看这辆货车的机率。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咱们继续上路。
走出去约十多里,咱们迎面遇上了一队明军。准确地说,应该是原先大虞国的军队,只不过他们现在投降了明军,被收编了而已。
这队明军约有四、五十号人,除了领头的军官骑着马,其余人等皆为步行。
当时,明军的编制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已经走上了正规化。除了直接归属朱棣指挥的三大营,其他部队差不多都以卫所为单位。一个卫约5600人,长官被称为卫指挥使,下辖五个千户所。一个千户所约1120人,长官被称为千户,下辖十个百户所。一个百户所约110人,长官被称为百户,下辖两个总旗,一个总旗约50人。
从这支明军的人数来看,应该是一个总旗的人马。只是这领头的军官究竟是个百户,还是总旗,咱还拿不准。虽然咱们觉得是个总旗的可能性较大,但咱们还是本着“就大不就小”的原则,开始与这队明军交流起来。
什么叫“就大不就小”的原则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不知道别人的官职之时,就往大里叫。根据马屁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当你采用“就大不就小”的原则之时,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同,对方一般不会为难你。
打个比方,比如你到某局去办事儿,你迎面遇上了一个人,你想向他打听这事儿找谁办理、如何办理。这个时候,你就要毫不吝啬地为对方奉上一顶“局长”的帽子,你点头哈腰地对他说:“局长,您好!我想向您咨询个事儿……”
不管这人真是局长也好,还是个科长也好,或者就是个科员也罢,相信接下来你们之间的交流会很顺畅。
你可千万不能傻逼逼地对他说:“同志,您好!我想向您咨询个事儿……”要是这样的话,估计你今天的事情会很难办。
眼见着对方的队伍过来了,咱们的队伍立即停了下来,靠在路边。给对方让路,这是基本的礼貌。
一看有明军来了,我们立即迎了上去。当然,黎利走在最前面,是他招呼队伍停下靠边儿的,他早已迎了上去,咱们紧随其后。
只听得那军官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