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 (1 / 3)
        元军攻下徐州之后,为什么不乘胜追击,继续向南用兵呢?

        其实元廷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元军攻克了徐州,总算就张士诚再度反叛称王之事,对广大人民群众有了个交代。这下,大家就不能说咱们的元顺帝同志没有任何作为了嘛!至少张士诚称王之后,咱们可是攻占了其战略要地徐州嘛!

        前线的元军将领,有了这一大成绩,自然是可以吹嘘上好一阵子了。既能升官、又能领赏,何乐而不为呢?何必继续冒着生命危险去攻打庐州呢?

        当然,元廷之中还是有少数正直官员要求继续向南用兵的。不过这种意见,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特别是遭到了前线将官的反对。

        那庐州城易守难攻,如果继续攻打,可能得死不少人。而且那吕珍名声在外,是张士诚麾下仅有的几员悍将之一,与这种人打仗,不仅难以讨到便宜,反而一个弄不好,就把自己陷进去了。

        虽然前线的将官是这么想的,但是在朝堂之上,他们可不能这么说,他们必须编排出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

        于是,以前线将官为首的休战派列出了两大理由,让少数主战派不得不放弃进攻庐州的想法。

        这第一条理由就是,由于连年用兵,朝廷财政紧张,兵士们疲惫不堪。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继续攻取庐州,那就得继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眼下的财政状况,哪里支撑得了继续向庐州用兵?

        要说这第一条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那接下来的第二条,站位就更高了,是战略性地把握全局的问题了。

        第二条理由认为,就算攻下了庐州,那会是什么后果?那咱们的防御前线就是直接面对朱元璋了。

        朱元璋比起张士诚来,以更加骁勇善战著称,跟这么一个喜欢打仗之人在前线对峙,咱们的一线部队以后就有得受了。

        而且咱们一旦与张士诚开战,朱元璋很可能就扮演“黄雀在后”的角色。他先让咱们与张士诚的部队在庐州打得不可开交,然后不管是谁最终取得了胜利,必定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要是朱元璋再出手,咱们辛辛苦苦打了一阵,很可能就是帮他做了嫁衣裳而已。

        假如咱们留着庐州这块地盘儿不去攻打,正好是在与朱元璋之间设置了一块缓冲地域。如果朱元璋想北上攻击我们,必定会顾忌庐州的这股张士诚的人马。在没有拿下庐州之前,朱元璋是绝对不会跟我们开战的。

        假如朱元璋攻取庐州,此时我们就成了最有利的一方,咱们可以趁着朱元璋与张士诚打得不可开交,来扮演那个“黄雀在后”的角色……

        不管怎么说,休战派的这两条理由都是无懈可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正好就给了朱元璋从容攻取庐州的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