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河山北望是旧土 (1 / 3)
第五十章河山北望是旧土
雪后的天格外的湛蓝,像是被洗过的一样,连丝丝缕缕的云都看得格外的清楚,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像是披上了一层雪白的素锦,一眼望不到尽头。
校场上鼓声大作,三军齐聚,旌旗倒卷长天,校场当中整齐排列着两万名军士,是从四厢当中精心挑选出的精兵,个个都是沙场百战的勇士。
最左边是三千骑兵,清一色黑驹黑甲,腰挎马刀,马挂长弓,背上箭壶里插着三十六支黑翎精钢箭矢。
这种箭矢是顾景之亲自设计监造的,箭头是地底开采的黑金矿石提炼出的精铁打造,锋利无比,可穿六层甲胄,箭头上又设有芒刺倒钩,一旦箭矢入体,要想拔出非得扯下一块肉不可,若是射入要害更是只能等死,这种箭矢在战场上凶名赫赫,北燕谓之“阎王愁”。
在骑兵旁的是三千弓弩手,他们所持之弩不是寻常所见的短弩,而是床弩,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但是精准度不佳,一般采用大规模齐射的战术。
校场当中多是五到七人绞轴的小型床弩,一弩三弓,同时可射出九箭,真要到了战场上,上千张床弩一齐开弓,那才真是箭如雨下,避无可避。
更让人吃惊的是竟然有五张威力巨大的quot八牛弩quot,此弩掌控需用百人人以上,瞄准和以锤击牙发射都有专人司其事,所用箭以木为杆,铁片为翎,号称quot一枪三剑箭quot,三尺厚的城墙都可轻易穿透,若是一箭射中人,当即四分五裂,死无全尸。
床弩又可射出quot踏橛箭quot,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缘登城;床弩还可以在弦上装兜,每兜盛箭数十支,同时射出,称quot寒鸦箭quot,但是这种兵器机动性太差,只有在攻城拔寨之时才拿出使用,否则战场瞬息万变,带着如此笨重的武器,追不上敌人不说,一旦被近身,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了。
再旁边是三千重甲步兵,身穿厚重铁甲,只露出一双眼睛,手握长枪长矛,比之一般士兵的兵器要长上一截,腰间又各自配有短刀,以备近身厮杀,重甲步兵虽然行动缓慢,但是到了战场上无疑是洪流一般席卷的存在。
可近战可远攻,身披铁甲刀枪难入,一旦冲入敌阵,对方要么以命换命,五六个人换掉一个重甲步兵,要么退兵避战,但是重甲步兵行动不便,不擅于奔袭或者攻城作战,甚至山地作战都多有不便,只能在平原交锋时抖擞威风。
紧邻重甲步兵的是三千战车营,战车早在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大规模使用,一般用于战时冲击敌阵,以其快速优势和冲击力突破敌军阵型,但到了战国后期,随着骑兵强弩作用的逐渐增大,使战车的运用颇受威胁,加之战车应用环境的限制,机动性不强,只能在北方平原地带广泛使用。
在战车营旁边的还有攻城的云梯营、投石营、掘地营等共计三千人,野战、巷战等用不上他们,只有在攻城战当中才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最后的才是五千步兵,这是大华的主要兵种,无论是攻城作战还是平原、山地、巷战无往不利,当中又细分为长枪兵、短枪兵、盾牌兵等。
点将台上,萧墨一身墨色五爪蟠龙蟒袍,簪金丝朝天冠,蹬藕丝步云履,系十三玉金丝带,雍容华贵莫可比拟。
当朝崇尚佩玉,但是礼制又是十分严苛,对于佩玉大小与数目都有严格要求,单是以腰带来说,就有“民不过三,士不过九”的规制,三品以下官员腰带嵌玉不可超过六枚,便是一品大员至多也只有十二玉,那已经是极得皇上恩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