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现场考古 (1 / 2)
权相伯颜的墓葬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在元代,他几乎收集了所有能够收集到了华夏历代的玉玺,而且传说中,他的墓葬是最有可能发掘到传国玉玺的墓葬,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走一趟。而且,他现在非常的期待,期待明天可能的发现。
第二天,一大早在李谦伯的几个学生哈气连天中,肖少白一行人带着他们朝安乐寺出发了,一晚上,李谦伯的几个学生都没有睡好,环境不好,床不软,甚至有霉味他们都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时候蚊子,铺天盖地的蚊子,晚上睡没有睡好,和蚊子,蟑螂战斗了一夜。
一行人开着车,基本上也是沿着梁东和胡枭上次去安乐寺的道路,不到30分钟就到了现场,看到了牌坊,看到了已经没有多少痕迹的寺院,李谦伯一阵的感叹,历史古迹被破坏如斯,处于大城市的古刹,基本上能够很快的回复,这个偏远地方的历史遗迹,没有人在乎,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
“老师,这里什么都没有,你看菜地和庄家到是长的比较茂盛”李谦伯的一个学生说到
“是啊,老师,这里的蚊子比宾馆的还大,真是要人命啊”李谦伯另外一个学生说到。
“你们啊,这个安乐寺历史比较久远,当年可是蜀省的香火圣地,你们在看看,有没有发现”李谦伯对这些学生是在不知道说什么,八零后,还有九零后的孩子,真的是长在温室的花朵啊。
李谦伯说完,其中一个学生就从背后的背包里面将一张图纸打开了,这个图纸是他们提前准备的安乐寺遗迹图和安乐寺原位复原图,按图索骥对寺院的布局进行分析。
说到寺院的布局,这个是很有讲究的,早期的寺院一般以塔为中心,其他殿阁分布在其前后左右,形成一个方形的庭院。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开始出现了这种寺院布局,一直流传到公元10世纪以后的一些辽代寺院,而中原地区的寺院则在唐代后期开始转型,到宋代的时候已经完全成为另一种格局。
宋代之后的寺院布局逐渐趋于成熟,塔已经不再是寺院的中心建筑,而殿阁则升至主体地位。大小建筑沿中轴线布局,形成若干个四合院。古塔则移到了寺院之外,另建塔院。
比如说,正定隆兴寺的布局则是典型的宋代寺院格局,十余座殿阁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中轴线上,整个寺院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院落空间时宽时窄,随着建筑的错落而变幻,尤其是大悲阁与殿前左右的转轮藏、慈氏阁所形成的空间,成为整组寺院建筑群的高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虽然安乐寺修建于明代,但是他确是典型的宋代寺院格局,所以只要确定了牌坊,基本上就能按照其他寺院的方格进行简单的布局分布。
“老师,看这里的情况,土壤里面或许存在一个残破的文物,这些我觉得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地宫在哪里,他的地宫是否已经被人开启”李谦伯的一个学生说到
“对的,你继续”李谦伯笑着鼓励到
“说到寺院的地宫,按照明代的方格和宋代的规制,安乐寺应该是有地宫的,地宫的位置,一般来说,不外乎三个,第一个就在大雄宝殿的下面,第二个在地藏王院下面,或者在佛塔的下面,我初略的看了一下布局,已经周边的地形,我觉得应该在地藏王院下面”
“为什么呢?”李谦伯笑着问道
“第一,这里没有出现全国闻名的高僧,所以不会放置在大雄宝殿下面,第二这里的地形,佛塔的建筑不是很方便,而且按照宋以后的方格,佛塔一般在寺院的外面,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认定,安乐寺的地宫应该在地藏王间的下面”这个学生一口气说完,就看着老师,等待他的回答
“很好,虽然没有吃过什么苦,但是专业知识还是很扎实的,好了,你们现在去找出地藏王殿,然后探索地宫”李谦伯非常欣慰的说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