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安乐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安乐寺 (1 / 2)
        “安乐寺?复兴镇有这个东西?我从小到大只知道有个临济寺,这个是我们镇里面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寺庙,就在牛啃土的金凤山上,而且这个寺庙原来叫火神庙,历史的话,最多可以追溯到清朝的乾隆年间,说白了我们镇里面有历史的东西真的太少,或者可以说没有,不然也不会找姑奶奶你帮忙嘛”梁东一脸习惯性懵逼的说到。

        “没文化真可怕,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居然对自己的历史那么不了解?可惜啊,可叹啊,简直就是对不起这大好的如仙的风景”小青说到

        “你快说啊,你在不说,我可要发火了”梁东故作生气的说到

        “哈哈哈哈,好了,其实你们镇历史最古老的建筑,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奶奶家,名字和你奶奶家,安乐乡的名字就差一个字,安乐寺”小青最后说到

        “还真有这个东西?”

        “嗯啊,安乐寺的历史我给你介绍一下吧,你了解了,或许就知道,你为什么没有听说过了”

        小青就开始给梁东介绍起了安乐寺的历史:安乐寺就在复兴镇安乐乡鼓楼山的半山腰,距复兴镇4公里的样子。

        安乐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占地10亩,坐北向南,由低到高拾级而上,最开始的名字叫群音寺。

        明崇祯十三年(1640)部分殿宇毁于火患。

        清康熙十三年(1673)经多次培修、重建,大雄宝殿重檐屋顶建筑,穿门结构,内供三尊佛,四米高全身像,两旁塑有形态各异十八罗汉,东西壁绘有《善财童子五十三人参图赞》和后壁绘有八仙过海等画像,这就是《安乐琴壁》。

        据说每当有人顶礼膜拜或风动之夜,常客听到隐隐约约的琴音,相传为“仙乐迎佛”。除开大雄宝殿之外,还有空院坝,燃灯古佛,关帝圣君,孔圣素王道君,文昌帝君等。

        清雍正五年(1727)擢湖州知府张星瑞题《梅溪八景》八首中有安乐《中山甘泉》“盈盈曲曲走霞氛,何必龙团解宿醺。偶忆匡庐三叠处,飞祷遥挂碧天云”。安乐寺下有一甘泉(龙洞),四季不竭,清爽可口,泉水常流,直向梅溪小河。

        二首《安乐琴壁》“雅调谁弹听逼真,空山草木自怀情。而今无复灵奇境,一片烟岚忆古人。”

        清同治五年(1864)穆宗皇帝钦赐安乐寺御牌“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经乡人、寺僧商定,在寺附近东边建一座“安乐塔”,此塔九级六面,塔身石砖砌成,琉璃绿瓦,历时三年建成。

        光绪二年寺院被暴雨风灾侵袭、冲涮,安乐塔东边临崖处造成山崩、滑坡,全身倒塌。

        光绪十五年(1890)主持僧常青和尚多方募化资金,广结善缘,再次对百余年风雨浸蚀,漆彩剥落,栋宇摧颓的安乐寺发愿培修,山下绅士出资从山下甘泉(龙洞)开始,新修上山新石梯近600余米,次年完工,整个殿宇佛像“焕然新美”,前与天马寺,后与法华寺,左与水洞山寺、右与犀牛山寺遥相对峙。

        寺内寺内释迦摩尼佛、观音大士、燃灯古佛等佛像形态自然,应验四方。每年正月初七“娘娘会”和腊月初八为安乐寺的庙会期,热闹非常,远近香客、善男信女奇迹寺院,焚香顶礼,举行法会,祈求平安,足见其当时香火鼎盛,法音远达,人天普及盛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