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2 假上尉 (1 / 5)
马强和徐冲还在腾冲城南来凤山侦察,不知道赴宴的日军军官级别多大,但是电台监听到南机关对这次宴会异常重视,要求56师团派出一名体面军官赴宴以笼络本地人心。这是日军发起太平洋战争后,第一次打通了中国内陆,从宣传上都具有很高价值,看起来本地维持会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因为人选都早就拟定好了。
当然不知道与会者,会不会带着地图,不过如果是高级军官,自然有很大可能带着参谋部和地图,于是林计划先去城外杨家大宅院抄家,等着日本人上门。
这次行动马强和徐冲不露面,在暗处支援。不过他们可以提供一些火力和情报支援,行动完成后,也是林秀轩脱离松山的时候,随着96师被打散的人不断从南而来,他这个工兵连长穿帮只是时间问题。脱离这里之后,他们预计与秦小苏会和帮助他做撤离准备,那里距离褚艾云的中部防线也很近,他们可以帮助副艇长守住缅中一段时间。
惠通桥断绝后,实际上远征军回国之路已经被掐断,只是杜聿明还不知道已经走投无路,目前掌握的情报,他不想去印度,因为**担心他的军队去了印度脱离他的控制(这一点颇有先见之明)所以严令“觅道回国”。以杜聿明的性格,最可能折中去密支那,在哪里找路向东,目前他的指挥部已经到了班毛,后卫96师和200师撤退不顺畅,不断被日军56师团袭扰,损失惨重。
实际上,从密支经过腾越地区的茶马古道回国并不现实,因为一样需要面对怒江。至少需要架设数道浮桥,但是美军工程兵顾问,一连两天在江面上试用新式浮桥器材,全都失败。使用钢索在山上系留桥面难度很大。情况类似于不久前日军在伊洛瓦底江上的浮桥,但是怒江的水流更湍急,施工难度自然也更大,需要时间来摸索河面水文资料,才能找到合适地点,但是远征军面临的难题是没有时间。
目前江上没有现成的桥,只留有两道清代遗留的横跨两侧高山滑道,靠钢索下竹框来回运人,每小时候只能过十几个人而已。如果远征军指挥部不肯面对现实,而是在向西去印度,与回中国之间摇摆,那么他们就只能是继续向北行军耽误时间,最终损失大半的旧结局也难以更改。
特别小组能在这样生死攸关的关头起什么作用,林秀轩已经有了几个方案,包括对远征军进行电子欺骗,诱使他们在褚亭长挡住中路日军的宝贵时间向西,甚至还有最坏的打算——不惜端掉其指挥部,干掉杜聿明,以此来拯救十几万大军,据林秀轩知道罗卓英倾向于去印度,而杜聿明则更加忠实于**。
林秀轩领着这20名士兵,大部分中正式,只有一挺捷克式,显然火力不足,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磨合过,不知道身手怎么样。不过马强报告来腾冲的日军很少,只有一千几百号,还都急着抢占广袤的腾越地区,兵力很分散。所以杀几个汉奸,打一个伏击也许够了。
他们直接下了山谷度过齐腰深的梁河。远远听到稀疏枪声,并不是交火,只是日军对天打枪吓唬往山里跑的老百姓。
这支部队迅速穿过山沟,躲过山上逃难的农民,向目标而去,一路上没有遭遇日军。
芒市以北山上指挥部里,张灵甫还在斟酌如何防守,看起来,杜聿明是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这里的防守完全要靠自己了。不过目前他的兵力是雄厚的,除了58师3个团六千多人还有新收容的溃军接近一万人。日军55师团果断穿插到眉苗以东,把这一带守军,以及从曼德勒后撤的远征军的部分后卫部队截断,这些人不知道惠通桥已经被截断了,只知道当初入缅走的是腊戌,于是纷纷赶来像从这里回国。腊戌外围日军兵力不足,包围圈来不及形成,很多掉在后面的远征军都轻松来到这里,如果美军空投继续下去,加上腊戌仓库里搬来的足够装备几个师的武器,固守下去不成问题。
“师座,好消息。”蔡副师长兴冲冲跑进来报喜,“美军答应晚上空投了一座野战医院下来。要我们在地面做好准备。”
“空投医院?”
张师长呆在原地,这件事太超乎想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