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那本典籍不一般 (1 / 2)
盼月楼上,玉卿子身穿件色调淡雅的长裙,未施粉黛没有抚琴也没有泡茶,只是静静地亲手为熟睡中的小猫梳理毛发。此时小猫肩上的两个肿块更加显眼,看起来像是半透明的层膜晨裹着什么东西,时不时得还抖动下。玉卿子语气平和:“他只是睡着了,没有什么大碍你不用瞎操心。你这下子闭关这么久,看来是武道修行有所成,哪道是我预测不对吗?”
“姐姐推测得很准,只是我又看过了另外两本书有些许所得,这里面有些疑问想要聊聊。”
玉卿子点点头:“反正我也没有你问吧!提前知道点外面世界的情况也是有必要的。”
“我看武道、凝魂、术法三本书时发现里面都多次提到《道法指要》,并且总是引用了里面模棱两可的词句来解释道法,姐姐可知道这到底是本什么书。”
玉卿子眼中略带欣喜:“你看得还挺仔细,《道法指要》可是了不得,没有人知道这本书从何而来由谁编写,该书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太古时期,是我所知道唯本对所有境界都有作用的典籍。不过由于该书寥寥五千字且流传极广并不稀罕,反而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实际上现在往往只有少数高阶修士还对其较为推崇,据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道是、道非、道有、道无,天地诸法皆通,世间万物有灵。道无定论法有常形……变化无常、变化有道……万般荆棘阻迷路,条小径达天途。”玉卿子用了不到刻钟时间极为熟练地背诵出数千字。
然后松了口气:“儿时都不知道背了多少次,我直相信能万古流传且只字未变的典籍肯定不简单,只是世人都不相信这里面能有多高深的道法。其实我也是经位朋友指点才偶然在部古籍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法,就是那部书里面提到说其实这五千多字本来的名字是《道法之钥》。
因为记载的都是些正确而又无用的大道理,所以才慢慢被人们渐渐忽视而变成入门教材,久而久之名字也变成了《道法指要》,现在是儿童入门的背诵内容。如果你将来也有机会像我样遍览天下藏书就会发现,越是古老的典籍越是推崇此书,如果部功法不能在《道法指要》中找到根基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田道清本来就思维活跃记忆力极好,特别是学习虚文之后更是有明显提升,他赫然听得出来玉卿子所背诵的内容与自己那本《道法指要》中的正文完全吻合。于是又问:“除了让修习道法的孩子们背,现在就没有人深入研究这本书吗?”
“外面大中型世家都会定期组织编撰些内部的道法综述等篇幅较大的巨作,主要是用于弟子门人用于查阅,差不多把整本《道法指要》作为附录或前言也是种惯例。有些事存在即合理,所以这里面就算有高深的道法也不容易找出来适合自己的,因此没什么人愿意花精力在上面也不难理解。还有个大用处,就是现在功法通常是记录玉简之中,但是入道境之后若是遭遇修行瓶颈有时抄上遍可能会有作用,不过这个我也只有略有耳闻具体有没有用也不清楚。此外,如果有人想要自己创立种功法,据说吃透这部书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看的那三本书中差不多已经摘录了《道法指要》所有的内容,只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按我的理解是不是说修行面前律平等,那为何又会有个人资质与功法优劣的划分。既然道法切都是靠人自悟,怎么你又说现在外面修行就是比财力和背景。还有千万年来就没有个人想过要去改改这五千字或者解读下吗?”
玉卿子深吸口气略迟疑下:“多数问题你不到了定境界是想不明白的,而到了那个境界自然就明白,这也是为何修行中会有大大小小的瓶颈存在。对于这些矛盾和疑惑我以前也有过,只能为你大致说说不定对。
若把修行比作是于万千迷途之中寻找自己那条通天的小径,好的功法就是前人趟过的条坦途,好的资质就是适合走多数人走过的路,所以好的资质和功法自己可以为你争取出更多时间,这样才有可能走得更远。修仙之路满地荆棘,你有足够的财力和背景才有更多的机会斩却荆棘走得更顺利,我若是生在普通家庭或者甘心做个平凡人或者只能终生困在觉知境。
我倒是未必相信《道法指要》五千多字有多好,只是这种大道理般人没能力改,改了也不被认可,而真正能看透的人又怎么会纠结于细枝末节。这种纲领性的东西有时没有太好的办法去解读,都说你画画技艺不错,给我解读下‘传神’试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