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 (4 / 5)
        这下众人再没有事不关己看个热闹的镇定了,都发出一阵惊呼:“此言当真!“

        秦朝的赋税有许多种,而口赋尤为重要,律令规定,民年十五以上者出赋钱,成人每人每年四十钱,三岁至十七岁以下的孩童少年,则是每年二十钱。

        简单来说,就是人头税,所谓”头会箕敛,输于少府“。口赋是少府的重要收入来源,这笔钱专门用来修治宫室,治库兵车马。

        别看钱不多,但对于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民来说,他们必须先把粮食换成钱,再交纳口赋,中间被收粮的商贾或官府再盘剥一道差价。

        而且要命的是,虽然理论上口赋一年只收一次,但从三十三年后,秦朝财政渐渐被四大征和内部的大兴土木拖垮后,为了维持收支,只能靠屡屡加赋。

        胡亥上台后,为了应付南方战事,东方叛乱,加赋已到了疯狂的境地,仅二世元年,就加征了四次……

        每个地方,都有富裕的闾右和贫贱的闾左,口赋却是一视同仁,不论贫富。

        官府一再加征,对富者生活毫无加征,中人之家勉强应付,但贫贱之民,就受不了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贫苦之民因为交不起口赋,而生子辄杀,溺死在田间地头的人间惨剧……

        当时关中就有一句童谣:”渭水不洗,口赋起!“

        一年多下来,百姓之怨已不轻,这也是胡亥倒台后,地方上无一人怜之,而多是心安理得从了摄政府的缘故。

        可现在,武忠侯却一改胡亥、赵高之恶政,不但承诺今年不再加征,来年也依法只征一次,还令孩童口赋减半……

        如果说,让宫女出嫁只是在向北伐功臣将士分利,那这项举措,和减租焚券一样,却是扎扎实实泽陂百姓,给故秦民好处了!

        繁衍是人类天性,谁家不想子孙满堂?

        杨喜不知道,对此,黑夫和张苍是有一番计较的:”孩童口钱本就是用来治宫室,养庞大的少府产业人口,如今宫中已空,这笔钱,便可稍减了。此令一下,田间不知会少去多少溺婴,平均下来,每年又能多增多少口数?“

        在政策上鼓励生育,增加天下人口,这是黑夫从现在就要开始谋划的事,秦朝能扫平周边四境,却难以守之,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口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拓殖,如今天下板荡,又损失了多少芸芸性命,得花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