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2 / 4)
        离开江苏银行后”陈光甫陷入深思”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回国后的种种遭遇”让他意识到政局动dàng风云变幻”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如此脆弱。时他曾有知遇之恩的两位封疆大吏六端方和程德全”一个死于非命”一个遁入空门。可见政治是危险的第一次世界夫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实业迎来了发展良机。机不可失”陈光甫决心抓紧创建一家自己能掌控的银行。

        一个好汉三个帮。陈光甫首先找到他的两个挚友张嘉教和李铭。张嘉教时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昏经理”李铭时任淅江银行稽核。他们都是海归”三人年龄相近正值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在上海银行业中有“三兄弟”之誉。

        一开始”陈光甫向二人征求意见时”他们并不赞同。二人认为”开银行”必须要筹措大量资金”而这谈何容易!但陈光甫却不这样想。他认为”银行开办之初”并不需要巨额资金”也不必与其他商业银行较量股金份额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当时市面上的银行”无论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政府与外国商人的大宗生意上的外资银行”还是把眼睛盯在达官贵人身上的国内银行”它们时于小商人与普通老百姓都不屑一顾。所谓金融事业事实上成了“大人物”的专利。

        而普通老百姓在银行的高楼大厦面前也是望而却步、不敢问津。这样”在大银行与小百姓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

        陈光甫用他锐利的目光”发现了银行之林中尚闲置着的这片隙地。

        他认为”先集资五万至十万元银行即可以开业。开业之后可以通过吸收普通百姓的小额存款来逐步累积资本。只要真正提供优良的服务”就可以逐步增加存款也可以逐步增加放款!

        集腋成裘”蚂蚁雄兵。

        到那时”资本的积聚和运用这两大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陈光甫的独到见解和精辟分析”让二位挚友深深佩服”马上就帮助舟着手筹备。

        钱少也是钱”而陈光甫一点资本都没有。经李铭介绍”他说服一个叫庄得之的买办”拿出七万银元”作为建行资本。庄得之出资最多”担当董事长”而陈光甫在庄的帮助下才勉强凑够了五千银元资本”出任总经理。

        ‘9‘5年6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宁bō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开张了”资本不足十万元”职工只有七八个人。

        开业那天”陈光甫既没办酒席”也没有请钱业姜事”唯恐被同行耻笑”一家小小银行就这样静悄悄地诞生了。

        在强手如林的上海滩”一家知名度很低的小银行”怎样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呢“本行所恃为命脉者”即为‘服务,二字。”陈光甫响亮地回答”从而打披了银行业以往高高在上的传统形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