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产业发展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产业发展 (1 / 3)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目前云南商行的产业,除了云南银行外,也只有那九百亩官田了,实力上显得有些单薄。

        李翊就把活字印刷书馆改名叫云南印书馆,和原属于医学博士管辖的,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的中药作坊,也划归云南商行管理,就算是充充门面吧。

        而唐经天兄弟负责的东川铜矿,由于地位实在太重要,预期规模将会非常庞大。

        所以,李翊决定东川铜矿还是直属于云南宣抚使府,不归云南商行管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云南商行成立后,虽然手里有大把的现金,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除了云南银行的二十万缗启动资金外,其余的三十万资本金一点也没动。

        真没想到,钱还有花不出去的时候,这实在是让李翊感到有点意外。

        这时候,钱士塘想到了一个重要的匠人。这个人叫王定官,现在就闲居在宁州附近的村庄里,祖辈都是是唐代官窑—鼎州窑的窑官,世代相传的烧瓷手艺非常高超。

        虽然他已经年过六旬,但是时常还会烧制一些独家瓷器,卖给有钱人家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他的儿子王纯的手艺也很了得,但是在王定官的严格要求下,却始终没有开办什么窑口,而是一直赋闲在家中。

        以前官府也曾经想请他爷俩出山,但是都被王定官婉言拒绝了。

        每次想到他们爷俩,钱士塘都会觉得很惋惜,在唐代首屈一指的鼎州官窑绝活,难道就这样失传了吗?

        这次如果能请的动王定官,不但能够将鼎州窑的技术传承下去,而且通过他们父子,使云南的瓷器制造水平迅速提高,带动瓷器产业获得一个长足的发展,也能使部分老百姓据此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李翊亲自到王定官家走访,游说他们父子出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