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1章 金田与船厂 (3 / 3)
岸坡上还建有坡道,设置了大小数十部畜力绞车,帮助拖货上坡。
另一大半岸线却杂乱得多,挤满了滑道、船坞、小港和各类不同用途的小建筑,分布着三五个规模很大的船体工坊。
从岸坡上望下去,那里同时在建造的船舶至少有二十条,船体大小不一,最大的只怕能装几百人。好多人力畜力车辆正一刻不停地把厚厚的大木板和长方木送到那边去。
因此之故,空气中除了海水的咸腥,还充斥着木料的清香、沥青的臭味和松香、桐油、生漆、绳索、石灰、铁器等各种不同的气息。
再回看码头那边,各地各国商船带来的货物堆满空地。品种和包装更是五花八门,气味也就更加复杂多变了。
在高处看了一回,打发走车辆,他们就下去找去往北疆的船舶。
最省事的办法当然是先找管可风,找他说过的那艘“驴肉火烧”(闾右霍家)。但这船原来就说它是停泊在东陂,不在桃浦这边,这就没什么希望了。
港湾地域宽广,不可能走遍码头,一只只去问情况。就是问得到,人人都想揽生意,还会见人问就说真话吗?
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找运输公司或者船舶公会这样的地方。这种专门的业务组织集中了各方信息,凡百事宜,一问便知。
但遗憾的是,问了一下,这样的组织于今在这里还没公然成形。只有几家大船行,依据合同关系,各自掌握了一批船舶,却分布在不同地段的宅院里,门牌也不写清楚,外行人根本问不到地方。。
瞎碰了一大圈,最后终于被他们找到了诀窍,那就是去问海关衙门。
原来,因为贸易兴盛的缘故,新夏国早就在这里成立了专门抽取海关税的桃浦税衙,年入颇丰,而且年年增加,税吏也因此就逐渐成为此地最威风的人物,简直可说是无人不敬,无所不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