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淮惊变(九)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淮惊变(九) (1 / 5)
        
趁着落日的余晖,两匹快马冲出京师永定门。

        出了永定门,两名骑士相互一拱手,道声珍重平安,便各自分道扬镳。

        一名径直南下,另一名则勒转马头,向天津卫方向奔去。

        在京师搞情报,收集不是难事,传递才是难事。

        从京师到蜀地,有两条大路。一条经山西、陕西入朝天关;一条经河南、湖广入夔门。因为前一条路近得多,所以京师北迁之后,四川与京师的人流物流大都走这条。

        但在崇祯十五年夏秋之际,因为河南和汉中的战乱,上述两条路都不安全了。重要情报入蜀,只能选择绕道运河南下,过山东到扬州,然后西入湖广到达夷陵。到了夷陵,极重要极紧急的情报由信鸽带到重庆,在重庆再换信鸽带到成都。普通的情报无权享受这个待遇,只能由驿站和急递铺以人行马跑的方式传递。

        成都距南京七千二百六十里,南北两京相距三千四百四十五里,共计约一万零七百一十里(注一)。途径扬州中转,距离相差无几。

        朱平槿的老祖宗,曾经用十六天的时间将军情急报从成都送到了南京,平均每天骑行超过四百五十里,但那是驿站频繁换马换人的结果。

        若没有换马换人的条件,在炎热的天气下长途骑乘,对人尤其是对马匹的耐力便是一种极限挑战。

        有经验的骑兵都知道,骑乘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即便是以吃苦耐劳著称的蒙古马也比不过人的两条腿。

        为什么?因为人可以吃肉喝奶,马却只能吃草。

        人吃三顿饭可以只花半个时辰,并且边走边消化,马却不行。所以在战场上,一定要为战马准备豆料等精饲料,这样才能将最大限度防止马匹掉膘,最大限度防止因马匹吃草消化耗费时间而严重影响军事行动。

        依靠马匹传递信息耗时太长,成本太高,那么有没有更快更经济的办法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