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隐于朝(一) (1 / 7)
崇祯十五年五月中旬,河南开封府鄢陵县以北,贾鲁河(注一)以西。
烈日当空,尘土满天。
广阔的中原大地上,举目焦黄,看不见一丝绿色。
十数万人的步兵骑兵,行进在蜿蜒的北去之路;
数十万条的人脚马腿,践踏起漫天的烟尘浮土。
正午没有风,只有灼人的阳光。烟尘随着上升的热气流慢慢升至低空,在日光的透射中,呈现为一大团或黄或褐或明或暗的阴霾。阴霾挥之不去,笼罩在平坦干裂的豫中大地上,也笼罩在那些衣衫褴褛前去搏命的赶路人心中。
在一座高大的土砖窑之下,一位身披铁甲的中年官军将官粗暴地扯开脸上的遮灰布,拖着沉重的身躯翻下了疲惫的战马。
战马虽是畜生,实则如人一样,需要充足的食物,也需要充分的休息。在这种酷热的天气下连续行军,要特别注意战马的状况。若是战马出了大量汗水而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战马很快就会因虚弱脱力而死亡。
大明战乱几十年,中原大地上残存的马骡牲畜已经寥寥无几,所以官贼双方一样的缺马。
闯贼重出商洛山之后,依靠刻意的抢掠和缴获,积累了数万匹马骡。这些马骡中虽然混杂了大量身材矮小只能用于驮载的杂马,山东豫南出产的大青骡以及许多四处撩蹄子的叫驴,但能用于战阵冲杀的合格战马依然不少,起码数量不逊于官军。
闯贼便用这些战马,组成了一支令官军闻风丧胆的精锐骑兵营“三堵墙”。
传说这支骑兵营目前已有数千人,每名骑兵都有一匹战阵冲杀时用的战马,一到两匹用于平时行军驮载人员装具和粮食的马骡。
这样一来,行军时骑杂马,作战时骑战马,骑兵的远距机动性和近距冲击力便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三堵墙”究竟怎样,官军中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许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一睹真颜。
可惜老子现在穷得叮当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