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下之吭(十二)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下之吭(十二) (1 / 6)
        舒国平的“以守为攻”的战略,与所谓的“北上”、“东进”或“南下”的三派主张都有所不同。

        这既与他在保宁府锦屏门城楼上“锁境保国,以待大变”的主张一脉相承,又与当前的形势适时结合。

        但舒国平所谓的“守”,绝非单纯的防守,而是进攻前的收缩,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只要巩固了秦岭南麓与鄂西山地,消除了来自于流贼的威胁。一旦政治条件成熟,这种在北方和东方的守势就会转化为攻势。

        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舒国平这番话,对于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只剩下了“天子气数已尽”六个字。同殿为臣的他们清楚,作为主管调兵的总参谋长,也作为世子傅舒文翼的嫡亲侄儿,舒国平曾经在碧峰峡提出“效忠天子”的口号,也曾经在锦屏门城楼宣布不反大明,不反天子。

        舒国平一向以来的所作所为,几乎就是某些试图攀龙附凤的政治投机者的对立面。当今朝廷对于他,从可以誓死效忠的标的物,已经变成了气数已尽的未亡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蜀王府一系争夺天下,已经不是遮遮掩掩的私下暗示,而是堂而皇之的公然宣示!

        是故舒国平话音刚落,就有人捏住拳头虎视眈眈地盯住顾绛,看他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好在顾绛依然丑得那么专注,丑得那么讨打。

        “当年高皇帝定都金陵,枫林先生(朱升)曾献策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皇帝许之,以为立国之基,遂得天下!”

        按耐不住的程翔凤终于跳了出来。既然有舒国平带头,他便更近一步,**裸地向朱平槿提出了帝王之策。

        “夔门、秦岭,是谓高墙;

        垦荒、征购,是谓广粮;

        守国门而不远出,是谓缓王。

        愿世子效仿高皇帝,再行枫林先生之策,弃襄阳而专守夷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